兴安岭上,奏响同心筑梦的壮丽乐章;红色沃土,遍开民族团结的绚丽花朵。
兴安盟,是党领导的内蒙古自治政府诞生地,也是党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最早实践地。自此,红色基因、民族团结的优良传统深植于这片土地,成为兴安盟各族干部群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强大动力。
近年来,兴安盟不断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两次获得“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盟”的殊荣,并被确立为内蒙古打造新时代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的样板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示范区,以及向世界展示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优越性的重要窗口试点。
构筑共有精神家园
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三定”规定,并纳入年度计划、工作要点和工作总结;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干部教育、党员教育以及国民教育体系;挂牌成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研究中心和理论研究基地;创新性建立盟委书记民族工作谈话制度,得到国家民委高度认可,并作为典型经验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兴安盟始终将民族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不断加强党对民族工作的全面领导,构建了一个“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依法管理、统战部门牵头协调、民族工作部门履职尽责、各部门协同作战、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新时代民族工作新局面。
根深叶茂,本固枝荣。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兴安盟各族儿女心手相连,守望相助。
非遗展示、主题购物、演出展览……每逢周末,“体验一次共有精神家园”活动便会如火如荼地在兴安领创·展示体验中心开展。
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键基石。为此,兴安盟充分挖掘利用内蒙古民族解放纪念馆、五一会址等红色资源,组织开展一系列红色主题活动。同时,充分发挥10处宣传教育基地、23处实践创新基地和1088个促进会的积极作用,汇聚各方力量,共同打造这一精神高地。
文化如水,润物无声;文艺如诗,寄情于景。多年来,兴安盟深入挖掘文艺文化资源,创作了《赞歌》等一批体现中华民族文化底蕴的文艺作品,并以“石榴籽同心筑梦”为主题,以文明城市、文明村镇等创建工作为引领,开展了万余场特色实践活动,吸引了百万名各族干部群众热情参与,增进各民族之间的团结与友谊。
持续增进民生福祉
曾经的兴安盟,属于大兴安岭南麓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然而,这里的人民并没有被贫困所束缚,而是怀着对小康生活的热切向往,接连“拔穷根”“甩穷帽”,交上了一份令人瞩目的时代答卷:6个贫困旗县市、602个贫困嘎查村全部实现脱贫摘帽,4.85万户、10.5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这一历史性成就为全盟各族群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生动实践。
为持续增进民生福祉,兴安盟通过“四大行动”和“六大举措”保就业、促增收,实现城乡居民收入增速连续5年排名全区前列。同时,谋划实施了一系列重点项目兴边富民,打造“一流边防线”,让各族群众的幸福生活不断“升温”。
2023年全盟粮食产量突破135亿斤、牧业年度牲畜存栏1290万头只;2023年全盟接待游客和旅游收入分别增长82%、130%,获评中国首个全域“避暑旅游目的地”称号;先后获得“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盟”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荣誉称号……兴安盟始终坚定不移地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逐步彰显兴安盟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劲势头,实现全盟地区生产总值从2020年的548亿元至2023年的703亿元的大幅跃升,展现出全盟各族群众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的积极实践和显著成效。
“家门口”唠嗑队走村入户,群防群治队伍助力平安建设,法治宣传标语醒目可见,熠熠警徽守护万家灯火……从社区街巷到田野乡间再到景区景点,一幅幅百姓安居乐业、社会安定祥和的平安画卷正徐徐展开。
兴安盟将民族事务纳入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坚持实事求是原则,确保民族事务治理在法治轨道上运行,维护各族群众合法权益。
深化交往交流交融
在国门前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洗礼;在三潭峡走过“同心桥”;在石塘林找寻顽强的“团结树”“和睦树”……走在阿尔山各处景区里,随处可见的民族团结标识与自然环境浑然一体。
石榴花开,心手相连。兴安盟全面落实各族青少年交流、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三项计划”,不断推动各族群众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
精彩的文艺作品能够加深各民族情感、增强中华文化认同。而今,群众编、群众演、群众看,“逐梦乡村·我们的舞台”让百姓登台成为主角,3400余场农牧民文艺活动将党的创新理论、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融入文艺节目,助力基层社会治理和精神文明建设。
走进兴安盟红城初级中学的校园,琅琅的读书声不绝于耳,同学们正在用标准的普通话诵读经典文学作品。2020年起,兴安盟平稳有序推行使用国家统编教材,并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教学。目前,全盟73所原民族语言授课中小学全部推行使用三科国家统编教材,46所原民族语言授课幼儿园全部使用国家通用语言开展保育教育。兴安盟语言文字应用与教育督导评估中心被教育部、国家语委评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先进集体”。
此外,兴安盟不断深化民族工作内涵,打造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升级版”。深入实施“百千万示范引领”工程,率先启动全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盟建设工作,制定“1+8”工作标准、达标举措和测评指标体系,在机关、学校、嘎查村、宗教活动场所等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八进”工作。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和模范个人评选,先后有156家集体和208名个人受到国家和自治区表彰。
回首过去,兴安盟141万各族儿女书写了团结奋斗的幸福篇章;展望未来,兴安盟将以更加坚定的步伐向着全面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盟的目标迈进,为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贡献力量。(兴安盟融媒体中心记者 王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