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兴安盟 > 要闻

突泉县:林果经济成为助农增收的“金钥匙”

  九月的突泉,秋高气爽,瓜果飘香。兴安盟突泉县各乡镇的果农忙着采收,尽享丰收的喜悦。

  近年来,突泉县将加快特色林果业发展作为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增加群众收入的重要举措,依托生态优势、地域优势,积极引导群众发展特色林果业,逐渐走出了一条绿色崛起、生态富民的新路子。

  在六户镇巨力村曹树成家,郁郁葱葱的榛子树上挂满了圆润饱满的榛果,宛如一颗颗“金豆子”,正好赶上有人上门买榛子,老两口高兴地脱壳、称重、装袋,忙碌中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榛子脱落时间正常都是820号左右,到920号以后基本就脱落完了,我也不用出门去卖,到时间了就有游客或者超市的商户上门来采购,现在最低一斤要20块钱,我这一棵树要能种出五斤的话,20棵树还1万块钱,我算这个账,比种啥都合适。”六户镇巨力村村民曹树成笑呵呵地说。

  据了解,突泉县依托北京中榛农林企业,重点打造大榛子,让产品带着市场进庭院。全县榛子种植6500余亩,亩产近万元。

  同时,突泉县3000余亩鸡心果陆续进入采摘季,只见突泉镇东胜村陈志的果林内,一串串红彤彤的鸡心果挂满枝头,果香四溢,咬上一口,脆甜多汁,满口都是香甜的味道。果农陈志正穿梭在果林间,忙着挑选品质上乘的鸡心果,作为突泉县种植鸡心果最大的种植户,陈志家的鸡心果每年收益颇丰。

  “今年的鸡心果是盛果期的第一年,产量非常不错,预估一下大概能产10万斤左右,现在鸡心果的价钱也好,种植鸡心果收益远比其它作物多。”陈志介绍说,由于品质不错,每年她的鸡心果都能在突泉县和周边地区快速售卖。

  近年来,突泉县高度重视特色林果产业发展,以强化服务保障,促进产业提质增效为基础。持续扩大特色林果保险覆盖面,围绕提质增效、市场销售等方面加大帮扶支持力度。依托专业科技人员助推产业振兴行动,充分发挥突泉县林草科技人才优势,组建“1N”科技服务团队、推广员包干组帮帮团,采取集中授课、田间地现场示范等相结合的方式,将林草科技精准运用在林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每一个环节。

  突泉县以瞄准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为共赢目标,坚持因地制宜,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立足独特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气候条件,全力打造了文冠果、大榛子、鸡心果、龙丰果等特色优势林果产品种植基地,果品年产量1.5万吨,实现年产值5200万元。

  探索林旅融合,拓展林果发展渠道。突泉县积极探索助力乡村振兴新路径、新方式,充分利用主流媒体、政务媒体等加大宣传推介力度,通过举办各类节庆活动以及采摘体验活动,不断完善产业链,不断叠加各业态,实现了由单一采摘向旅游观光转型,发挥了“吸睛”又“吸金”的效益,助推了林果产业快速发展。

  结合多年探索经验,按照“农户点单、政府服务、扩规提质、增收致富”的发展思路,积极发展林下经济和庭院果树经济相结合的模式,鼓励土地的集约化经营、规范化管理,以家庭农场或合作社的形式,以点带面,力争实现果树种植的全域覆盖,同时,完善产业链条,实现果品就地销售升级。截至目前,全县共有果树经济林面积12.7万亩,发展林果经济经营户800余户,成为助农增收的“金钥匙”。(作者:张文秀  陈丽红)

编辑:李丹丹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