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幸福触手可及
——阿尔山市林海街道的民生实践
秋日里,走进兴安盟阿尔山市林海街道天元社区鸿旭小区,阳光和煦地洒落在一栋栋整洁的回迁楼上。85岁居民李秀英吃过早饭后在小区里悠闲地散步,开启了惬意的一天。
2014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冒着零下30多摄氏度的严寒,踏着皑皑白雪,穿过狭窄小巷,来到阿尔山市林海街林业棚户区。看到林区群众住房困难,习近平总书记叮嘱当地干部要加快棚户区改造,排出时间表,让群众早日住上新房,要做好慰问困难群众工作,让每个家庭都过好春节。
受益于棚改,李秀英告别了居住几十年的“板夹泥”房,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楼房。“转眼间搬进来十年了,这些年眼见着生活越来越好,我心里真高兴啊!”李秀英感恩党的好政策,积极发挥余热,参加了林海街道组建的“夕阳红”志愿服务队,为助力社区治理和服务群众贡献力量。“我们小区就像个大家庭,谁遇到了困难,大家都会伸出援手。我虽然年纪大了,但也想尽自己的一份力,为邻居们做些事。”

这些年,阿尔山市林海街将殷殷嘱托牢记在心、落在实处,不断拓展服务内容,延伸服务触角,努力提升辖区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用实际行动擦亮民生幸福底色,让小街道托起大幸福。
“小刘你快帮我看看,这个高龄津贴怎么领?”近日,记者走进“居民说事屋”,只见值班人员刘凤丽正耐心解答着居民疑问。近年来,阿尔山市林海街瞄定“关键小事”,倾心做好“温暖大事”,把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视为头等大事。认真听取居民意见,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便民服务,推进各项重点民生项目落地生根。
“以前这里没有路灯,晚上漆黑一片。现在安装了路灯,我们晚上散步、小孩玩耍都很放心。”“小区外就是幼儿园,家长们接送孩子时经常造成交通拥堵和剐蹭。如今安装了道路凸面镜,还修了停车场,安全隐患彻底解决了……”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却如一股股暖流汇聚在居民们的心头。今年以来,阿尔山市林海街已解决民生微实事5件,民生微小事100余件,让居民们真切感受到了身边的“微幸福”。
69岁的辖区居民徐雅芳感慨道:“小区里有不如意的地方,有人协调解决,我们遇到大事小情,有人及时帮助。生活在这里,真好!”
在这里,每一个居民都洋溢着幸福感。他们不仅享受着安心的居住环境,还收获着增收的喜悦。37岁的白春艳就是其中之一,她通过为“林海月饼”提供木耳馅料,实现了家门口增收。“我一直全职在家照顾孩子,没有收入。现在好了,我不仅能照顾好孩子,还能通过采摘赚钱。今年夏天,我已通过给林海月饼提供木耳赚了2000多元。”白春艳说。目前,阿尔山市林海街已通过“林海月饼”带动辖区2000多名群众增收。
“林海月饼是中秋节前上市的,短短几天就卖出了100多盒,很多人都想尝一尝以阿尔山土特产为原料制作的月饼。为了推动林海月饼销售,我们还在客户群、超市显示屏上大力宣传,让越来越多的人能够品尝到咱当地的特色月饼。”丁丁超市店长邵伟富说。

阿尔山拥有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孕育出了众多优质的农(林)产品,像木耳、蘑菇、山野菜等,均为纯天然绿色食品。阿尔山市林海街巧妙地把阿尔山的林下经济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加以融合,历经采摘、生产、开发以及销售等流程,对林下特产诸如木耳、蓝莓等进行深加工并投放市场。源自阿尔山深处的农(林)产品搭乘上旅游发展的“快车”,在各大商超市场闪亮登场,有力推动了产业链的延伸,极大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如今,阿尔山市林海街正在积极拓宽销售渠道,通过“实体+互联网”的营销模式,让这些特色产品走出阿尔山,走向更广阔的市场,让更多的人品尝到来自阿尔山的纯粹与美好。(兴安盟融媒体中心记者 张昕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