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兴安盟乌兰浩特市葛根庙镇白音哈达嘎查,秋收后的农民并没有闲下来。村里家家户户的“玉米楼”拔地而起,成为一道道别样的风景。这两天,村民王双权开动铲车,将玉米棒装进“玉米楼”。
“以前家里的玉米都放在地上存储,特别容易霉变。自从玉米‘上楼’后,通风好了,玉米不生芽也不长霉,每亩地能减少50斤左右的损失。我家这80亩地,相当于捡回来3000多元。”王双权说。
为了让“地趴粮”离地“上楼”,兴安盟秉持着“减损就是增产,降耗就是增收”的理念,积极引导农民改变过去秋收后粗放的储粮习惯,结合当地实际,为农户量身打造科学储粮仓——“玉米楼”。
“减损就是增产,兴安盟作为全区粮食主产区之一,粮食产量占全区的17%。2022年以来,兴安盟大力推广科学储粮技术,多措并举推进节粮减损,一‘加’一‘减’之间,打造‘无形良田’。2023年,兴安盟玉米产量的70%得到科学储存,节损粮食达4.2亿斤!”兴安盟发改委主任魏大勇介绍说。
如今,在兴安盟的村屯,几乎家家户户都搭建了“玉米楼”。除了让玉米“上楼”,兴安盟各地还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合理选择小广场、荒地等集体建设用地、低效闲置用地等公共平整场地,以嘎查村为单位,集中搭建立体储粮设施、建设简约统一晾晒场,变“分散储粮”为“集中储粮”。
在科右前旗额尔格图镇兴牧嘎查集中晾晒场,村民赵国海把自家收获的玉米运进了“玉米楼”里。“我家70亩地的玉米全放在这里储存,等价钱合适再出手。”赵国海说,他们嘎查在兴牧屯和太平屯设置了4个集中晾晒场,村民可以把自己家的玉米放在这里免费储存。
“丰收在望”,更要“丰收在仓”。近年来,兴安盟通过引导农户科学储粮、建设现代化粮仓、完善粮食产后服务体系等综合措施降低粮食损耗,逐步解决“地趴粮”问题,推进粮食安全、科学储存。
在乌兰浩特铁西粮食储备有限公司,每个装满粮食的储粮仓内都安装了测温线,实时监测粮温。“我们通过粮情监测系统对粮仓温湿度进行监测,一旦温度达到21摄氏度,我们就会启动通风、排风设施,实现常年低温绿色储粮。”乌兰浩特铁西粮食储备有限公司仓储科科长郝建东介绍说。
与此同时,在乌兰浩特铁西粮食储备有限公司门前,农民的运粮车正有序进入。“我们从11月起,工作人员24小时不休息,迎接秋粮入库,两座烘干塔24小时不停运转,每天能烘干粮食1300吨。同时,我们还有‘代收购、代存储、代烘干、代保管、代销售’的‘五代服务’,解决农牧民储粮难、卖粮难问题。”郝建东说。
一粒米,千滴汗。2024年,兴安盟粮食产量有望实现“十五连丰”。兴安盟在稳固粮食产量的同时,更在储好粮上下足功夫。为实现年度玉米产量的80%得到科学储存的目标任务,兴安盟拓宽资金投入渠道,争取内蒙古自治区预算内资金398万元、盟旗两级财政安排2350万元,为完成年度科学储粮工作目标提供资金保障,争取在“无形良田”上收获更多粮食。(兴安盟融媒体中心记者 韩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