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兴安盟 > 要闻

科右中旗:遍吹“文明风”   奏响“振兴曲”

  从人潮涌动的文化大集到知晓村里大小事的《村闻联播》;从化身政策“快递员”的“家门口”唠嗑队到奔走乡间的文艺志愿者,踏入兴安盟科右中旗,仿若翻开一本北疆文化的鲜活日志,满页都是蓬勃朝气与滚烫热忱。

  近年来,科右中旗坚持城乡融合发展,把乡风文明建设作为实施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通过“小载体”传播“大道理”、“小切口”阐述“大主题”、“小场景”营造“大氛围”等行之有效的举措,涵养和谐文明乡风,不断提升群众的精神文明风貌。

  《村闻联播》奏响乡风文明“好声音”

  “各位乡亲们,大家好!欢迎收看本期的《村闻联播》,我是主播齐七龙。今天跟大伙唠唠咱们村里新鲜事儿……”在巴彦呼舒镇杜锡恩格热嘎查,驻村第一书记齐七龙正用他那熟悉而亲切的“乡音”为村民播报村里的大小事。

齐七龙正在播报村里的新鲜事

  作为专业的新闻主播,如今以驻村第一书记的身份为村民播报,齐七龙感觉很新鲜:“借助这个节目,我们既能把村里的好事与新鲜事传递给大家,又能让党的惠民政策、文明新风尚深入每位村民心中。”

  为打通乡风文明建设“最后一公里”,科右中旗精心打造《村闻联播》特色节目,以“村里人讲村里事、村里事教育身边人”为主要形式,让“村里人”担任主播,挖掘村里的好故事,弘扬村里的好风尚,真正做到了贴近百姓、贴近生活。

  春去冬来,《村闻联播》在科右中旗农村牧区掀起了热潮。好腰苏木镇新艾里嘎查好媳妇韩苏日古嘎悉心照料患病公公,引领家庭崇德向善;杜尔基镇乌兰中嘎查推动辣椒种植产业蓬勃发展……一件件实事好事被村民知晓,众多驻村第一书记、嘎查干部化身主播,为群众解读政策、传递温情、弘扬文明风尚,有效促进乡风文明建设在基层落地生根。

  “《村闻联播》已入选农业农村部乡村治理优秀案例,在推动新时代基层治理和乡风文明建设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通过农民群众易于接受、喜闻乐见的方式,倡导和培育文明乡风,提高了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参与度。”科右中旗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文明办主任王志国说。

  截至目前,《村闻联播》已在“文明科右中旗”微信公众号上发布节目视频30期,累计播放量达20万次,成为科右中旗乡风文明建设的又一张亮丽名片。

  文化大集融出浓浓“石榴情”

  文化润乡土,群众唱主角。在科右中旗,一场场“石榴籽”邻里文化大集热闹“开集”。

  在巴彦呼舒公园南广场举办的北疆文化润家园暨“石榴籽”邻里文化大集活动中,政策宣传区人头攒动,非遗文创产品展示区传统手工艺品琳琅满目,居民或身着盛装共唱欢歌,或在象棋桌上切磋棋艺,现场好不热闹。

北疆文化润家园暨“石榴籽”邻里文化大集

  参加蒙古象棋比赛后,巴彦呼舒第一小学学生吴日尼乐意犹未尽:“这次文化大集活动很有意义。比赛很激烈,我遇到的对手都很厉害,学到了很多新技巧,也认识了很多新朋友。”

  “举办此次文化大集活动是为了更好地弘扬北疆文化,让广大群众对北疆文化有更深刻的了解,今后我们也会持续开展此类活动,希望广大群众可以积极参与到文化大集中来。”看到文化大集活动深受居民的称赞,科右中旗党群服务中心图什业图社区党委书记包海英说。

“石榴籽”邻里文化大集上唱响民族团结最强音

  今年,科右中旗精心打造北疆文化润家园暨“石榴籽”邻里文化大集活动,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作用,积极搭建百姓舞台,引导广大群众踊跃投身文化大集活动中,让精彩纷呈的文艺演出、贴近群众的政策宣讲、温暖人心的公益帮扶、强身健体的趣味运动丰富各族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让北疆文化扎根群众心底。

  今年,北疆文化润家园暨“石榴籽”邻里文化大集活动共开展15场次,覆盖14个社区、2个嘎查,受众2.3万余人。

  “家门口”唠嗑队送学上门润心田

  近日,在巴彦呼舒镇西日嘎嘎查党群服务中心,“家门口”唠嗑队又来送学了!

  来自科右中旗委党校的唠嗑队队员琪格琦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对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进行解读,从土地制度改革、农村养老政策、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等多个方面展开,深入阐释这些政策举措对百姓生活的影响。

  谢根小是西日嘎嘎查村民,每逢“家门口”唠嗑队到嘎查宣讲,她都会去听。“‘家门口’唠嗑队的宣讲形式很新颖,让我对乡村振兴的政策有了不少新认识,日子也越过越有奔头。”谢根小说。

  在春播的希望田野里、夏日的绿荫树下、秋收的金黄麦浪间、冬闲的温暖炉火旁,“家门口”唠嗑队都不曾停歇。他们深入各个社区、嘎查,积极踊跃地开展理论宣讲活动,与当地党员干部和群众围坐在一起,开启热烈的交流学习,大家畅所欲言,一同回顾过往的变化,探讨当下的发展状况,展望美好的未来蓝图。

“家门口”唠嗑队深入乡村进行理论宣讲

  科右中旗“家门口”唠嗑队组建以来,在宣讲形式上采用“理论+文艺”模式,将移风易俗内容与“好来宝”“快板”等民间艺术表演巧妙融合,让群众在欣赏文艺表演的过程中接受教育。在内容上,重点围绕“婚丧嫁娶”等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主题开展宣讲,通过讲述良好家风家训、身边优秀典型人物事迹以及家乡发展变化等内容,进一步扩大宣讲覆盖面,引发群众共鸣。在宣讲阵地的选择与运用上,充分借助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草原书屋以及文化广场等平台,变“阵地式”宣传为“流动式”宣讲,把“坐等上门”转变为“送学上门”。

  目前,科右中旗已组建198支“家门口”唠嗑队,成员多达1188人,开展主题宣讲活动2827场次,受众达17.5万余人次,成功解决了2240余件民生实事,化解3230余起矛盾纠纷。(作者:塔娜 白亮亮)

编辑:李丹丹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