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兴安盟 > 党建

红色传承 “声声”不息

  “各位叔叔阿姨大家好,欢迎参观内蒙古解放纪念馆,我是今天的小小讲解员。”“我要把红色故事背下来,让它一直传承下去。” “成为一名小小讲解员,我感到很自豪。”近日,“小小讲解员”们用他们稚嫩但坚定的声音,讲述着红色故事,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内蒙古民族解放纪念馆作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国家国防教育基地和全国关心下一代党史国史教育基地,自2022年起推出“小小讲解员”品牌活动以来,通过红色研学、弘扬传统文化、保护革命文物等系列活动,深入开展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

  今年暑期,兴安盟“小小讲解员”们走进国家博物馆、中国电影博物馆,通过参观学习、实践打卡、互动交流,不仅对历史文化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也增进了京蒙两地青少年之间的友谊,共同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贡献青春力量。

  内蒙古民族解放纪念馆积极探索“红色研学课程研发+专业讲解培训+实践讲解训练”培养模式,在今年5月公布的内蒙古自治区博物馆社会教育活动典型案例征集结果中,内蒙古民族解放纪念馆青少年红色研学实践教育案例榜上有名。截至2024年底,内蒙古民族解放纪念馆共开展了268期“小小讲解员”培训+实践班以及红色研学活动,培养了近500名优秀的“小小讲解员”。

  一个个红色故事娓娓道来,一段段光辉历史被深刻铭记。“小小讲解员”们用稚嫩的童音讲述着一个又一个感人至深的红色故事,展现着新时代青少年的精神面貌。内蒙古民族解放纪念馆作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全面反映民族地区民族解放历程的纪念性展馆,将持续以红色文化为引领,以青少年教育为己任,拓宽教育渠道、丰富教育内容、创新教育模式,让红色基因薪火相传,让更多的孩子成为红色文化的传播者、红色基因的传承者。(兴安盟融媒体中心记者   都兰   通讯员   李思宇)

编辑:萨其茹拉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