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冬雪过后,在兴安盟突泉县宝石镇宝山村一处幽静的院落里,一排干净整洁的鹿舍映入眼帘,一只只体型优美的梅花鹿忽闪着水汪汪的大眼睛,甚是可爱。
在当地,养鸡养猪都不稀奇,养鹿却很少见,主要是因为养殖成本的高昂以及经验的缺乏。然而,对岩泉梅花鹿特种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徐科研来说,选择养鹿并非一时冲动。“梅花鹿的‘鹿’与‘禄’同音,寓意很好,被人们称为瑞兽,在古代医书中,鹿茸、鹿血又有极高的药用价值。因此,我在创业中选择了梅花鹿养殖业。”徐科研说。
2015年,在大多数人选择养羊养牛致富奔小康的时候,返乡创业的他瞄准了梅花鹿特色养殖业并成立了合作社,他从零基础开始学习,多次到吉林省、辽宁省的梅花鹿养殖基地进修取经,一步步将合作社发展壮大。如今,合作社占地面积1万平方米,现存栏梅花鹿206只,已经形成了集梅花鹿科普教育、梅花鹿养殖、种鹿繁育、鹿产品开发、鹿产品和活体鹿销售为一体的综合性合作社,实现年利润120万元。
从名不见经传的养鹿场到远近闻名的合作社,徐科研走出了一条乡村振兴的致富“鹿”。2019年,合作社被兴安盟农牧局评为规范化合作社;2020年,被突泉县委组织部评为“突泉县乡土人才孵化中心示范教育基地”。
“合作社现在有鹿茸粉、鹿茸酒等7大系列产品,通过线上线下销售,产品供不应求,养鹿赚了钱,周围很多乡亲们也想跟着我学习养鹿。”徐科研说。在镇村两级领导的支持下,徐科研通过“借母留羔”的方式带动了5户贫困户脱贫;使用少数民族发展基金40万元,每年为村集体分红3.2万元;主动与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沟通,吸纳村民到合作社务工,让村民在家门口就业提高收入,为脱贫攻坚和发展村集体经济贡献力量。在徐科研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村民开始养殖梅花鹿,“我还将继续免费教乡亲们养殖技术,解决养殖户的难题,争取带动更多的村民养好梅花鹿,走上致富路!”徐科研坚定地说。
近年来,为支持本地旅游产业发展,徐科研精心挑选了几只性格温和的梅花鹿送到了鹿鸣谷,为游客提供梅花鹿观赏,作为“中国弘扬鹿文化宣讲员”的徐科研还免费为游客进行科普讲解,节假日期间,鹿鸣谷游客平均单日约300人次,成为新晋网红打卡地。(兴安盟融媒体中心记者 孙新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