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兴安盟 > 要闻

【闯新路 进中游——2024兴安盟答卷】丰收满仓 我们有底气

  2024年以来,兴安盟农牧局(乡村振兴局)加紧重塑再造产业结构、思想观念和工作作风。坚持稳粮、增豆、优稻,特色发展一药、两菜、三菌菇”“稳羊、增牛、强乳,特色发展梅花鹿、冷水鱼、林下猪,不断扩大数量、提高质量、增加产量,高质量完成两单两表一图即:全年工作任务总清单、三本清单、旗县市任务分解表、科室任务分解表、《兴安盟建设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2024年重点任务督战图》,为内蒙古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闯出新路、推动经济总量进入全国中游的目标作出了积极贡献。

  夯根基 新建130.14万亩高标准农田

  耕地保护与提升成效显著,新建高标准农田130.14万亩,同比增长83.3%、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面积872.38万亩,占永久基本农田的52.66%(全区排名第四)。实施黑土地保护性耕作1147万亩、黑土地保护利用项目17万亩。全盟耕地平均质量等级达5.45。设施农牧业信息化、标准化、智能化发展,围绕设施农业三新技术试验示范,新建设施农业面积1700亩。新建、改扩建标准化暖棚70万平方米,提升改造规模养殖场22个、建成3000头以上奶牛规模化养殖场2个、肉羊智慧牧场33个,稳定基础产能。饲草产业实现从一棵草一条链全产业链发展,全国首创高标准草地建设新模式,饲草中央厨房模式成为全国学习样板,阿力得尔现代草产业加工物流交易园区成为全国最大的综合性饲草产业园区。盟内企业首次实现饲料添加剂出口。兴安盟农牧领域多项工作受到农业农村部、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书面表扬。

广阔的稻田孕育兴安盟大米

  保供给 粮食产量达140亿斤 牲畜存栏达1348.25万头只

  粮食产量再上新台阶,全盟粮食产量达140.42亿斤、首次突破140亿斤,排名全区第二,增产4.79亿斤、占全区增量(28.5亿斤)16.8%,实现十五连丰。大豆亩产321.7公斤、水稻亩产785.9公斤,均再次刷新内蒙古自治区高产新纪录。畜牧业稳产保供,牧业年度牲畜存栏达1348.25万头只,同比增长4.5%,实现十一连稳。渔业生产破题起步,利用低温、富水、净水优势发展设施冷水鱼产业,投入冷水鱼百万余尾,建设工厂化养殖水体0.7万立方米。

科右中旗养殖户膘肥体壮的牛群

  扩产业 国家级产业园创建居全区第一

  产业园建设促进农牧业从分散式向集约化转变,新争取创建国家级产业园1个(科右前旗大豆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总数达3个、居全区第一;新争取创建自治区级产业园1个(突泉县自治区级玉米和肉牛产业园)、总数达4个、居全区第二。围绕肉牛、肉羊、蔬菜水果等产业,大力发展庭院经济,累计覆盖全盟52个苏木乡镇、653个嘎查村、47785户,其中示范嘎查村161个、脱贫户和监测对象17106户,户均增收3000元以上。擦亮兴安盟土特产金字招牌,兴安盟大米”“兴安盟牛肉入选中国农业品牌目录,兴安盟牛肉入选2024年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名单,兴安盟大米荣获日本北杜市26届国际米食味品鉴大会特别优秀奖、第十一届内蒙古品牌大会内蒙古知名区域公用品牌等国内外荣誉,品牌估值提升至307.55亿元。

工人正在晾晒扎赉特旗黑木耳

  强科技 种公牛存栏量等排名全国第一

  国家级现代畜牧业试验区成果丰硕。实现减畜不减肉、牧民不减收,高质量解决草原过牧问题,试点扎赉特旗、科右前旗草畜平衡指数降到10%以下。种业振兴势勃发,兴安盟中国肉牛选择指数(CBI)前100名占位头数(18头)、种公牛存栏量(405头)均排名全国第一。札萨克图羊成为全区唯一通过第三次全国种质资源普查审定的新畜禽资源(全国18个)。新建设自治区级肉羊核心育种场1家、自治区级羊保种场1家。内蒙古自治区生物育种技术创新中心成效显著,建成全国最大的生物育种大豆种植基地、全国最大的大豆生物育种制种基地和种源输出基地;搭建创新中心飞地实验室、北京兴安科技工作站等创新平台6个,有效提升种业创新能力。

华阳牛业20万吨牛肉加工生产线

  促改革 率先完成宅基地制度改革国家试点任务

  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实施千万工程项目271个、和美乡村大乌兰浩特周边建设项目73个,探索实施生态水美、现代田园等11种乡村建设典型模式,环线上各嘎查村已成为市民游客看山、登山,观水等娱乐重要打卡地,实现大乌兰浩特周边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稳慎推进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调研形成《关于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土地怎么分配问题的思考与建议》,在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研室《调查与研究》刊发。截至目前,试点地区(突泉县)嘎查村与农户重新签订土地承(延)包合同4242份,签订率97%。在全国率先完成宅基地制度改革国家试点任务,乌兰浩特市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和乱占耕地建房住宅类房屋专项整治两项国家试点任务基本完成,探索形成农村宅基地管理各项制度性成果34项,其中《乌兰浩特市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管理暂行办法》入选国家制度文件汇编,是全国第一个基本完成农村乱占耕地建房住宅类房屋专项整治工作的试点地区。

兴安盟土特产

  谋发展 创建全区最大的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740万亩

  四控行动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应用面积319.56万亩,化肥农药使用强度负增长,推广应用加厚高强度地膜8万亩、全生物降解地膜7万亩,实施节水灌溉工程77万亩、调整种植结构5万亩、节水量7200万方。坚决守牢农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合格率达99.84%。创建全区最大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740万亩。科右中旗肉牛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项目一院三中心暨易瑞生物农畜产品检验检测创新中心启动运营。

工人摊晒文冠蕾茶

  固保障 争取上级资金103.69亿元

  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底线,实施衔接资金项目198个、资金12.39亿元,京蒙协作资金项目115个、资金3.75亿元,推动产业发展。精准落实帮扶举措,消除风险1189户、2724人,预计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21891元、同比增长8.6%。科右中旗减贫案例入选全球最佳。坚持项目为2024年,全盟农牧(乡村振兴)领域争取上级资金103.69亿元,同比增长64.8%,首次突破百亿大关。确定实施500万元以上固投项目数量、总投资、年度计划投资分别同比增长78.43%21.75%18.09%。固投项目完成投资80.09亿元、同比增长71.32%,固投入统61.84亿元、同比增长86.55%

  兴安盟将继续锚定两件大事,坚持争先进位的理念,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全力做好种养殖提质扩量、主要农畜产品加工提档升级、乡村全面振兴等各项工作,做大做强农牧业,提升农牧业经营水平,促进全盟经济总量再扩大、农牧民再增收,全力推动农牧业基础更加稳固、农村地区更加繁荣、农民生活更加红火。(兴安盟融媒体中心记者 李健萍

编辑:李丹丹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