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兴安盟 > 旅游

去阿尔山,奔赴一场冰雪之恋

  编者按:

  2025年1月16日-1月20日,浙江省嘉兴市新闻传媒中心高级编辑杨晓东深入兴安盟阿尔山市采风创作。

  杨晓东作为资深媒体人,先后担任陕西宝鸡日报视觉总监、摄影部主任,浙江嘉兴日报报业传媒集团编委、视觉总监;兼任中国摄影家协会纪实摄影委员会委员,浙江省摄影家协会主席团委员,嘉兴市摄影家协会主席;先后获得中国摄影界最高个人成就奖——中国摄影金像奖、中国新闻奖、中国新闻摄影金镜头奖、中国新闻摄影记者金眼奖、中国新闻摄影学术贡献奖、全国十佳图片编辑、浙江飘萍奖、浙江省艺术乡建带头人、嘉兴市新世纪专业技术带头人、嘉兴市首批杰出人才(第一层次)、嘉兴市文化名家工作室领衔人等荣誉。

  15年前,杨晓东第一次来到阿尔山,被眼前的美景惊艳,端起“长枪短炮”疯狂扫射,把阿尔山的秋色装满了相机。那一年,在他供职的宝鸡日报刊登了一个整版的图文报道《阿尔山 秋天的童话》。今年春节前,他再一次踏上了去往阿尔山的旅程,和向往已久的冰雪世界亲密接触。这次,他又用相机记录下了阿尔山的冬日景色,让更多人感受阿尔山的美。

泼水成冰,水珠瞬间化作漫天飞舞的冰晶。

  去一趟阿尔山,去感受童话般的冰雪世界。

  阿尔山,地处大兴安岭腹地,是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下辖的一个县级市,被科尔沁草原、呼伦贝尔草原和蒙古高原所环抱。

  阿尔山,中国最小的城市,总人口不到五万人;市区人口约四千人,南北长两公里,东西宽约500米,一条主街,两旁都是色彩斑斓的欧式建筑,尖尖的屋顶处处可见,像是走进了童话的世界,小城被誉为“东方小瑞士”。

置身阿尔山市区,仿佛走进了安徒生童话里的王国。

  阿尔山,标注在中国版图的北端,隐匿在“雄鸡”的“鸡冠”之下。

  因为名字的缘故,我对阿尔山总是产生一种神秘感。记得第一次走进阿尔山,是十五年前的金秋时节。阿尔山金秋的美让我记忆犹新,当年挖空心思地想着许多词汇,似乎都不贴切。后来才明白,只有去了阿尔山,才知道什么是金色的秋天;只有到了阿尔山,才知道为什么人们总说,金秋是被上帝打翻了的调色盘。

雪花轻轻覆盖了身躯,仿佛是大自然温柔的拥抱。

  然而,冬季的阿尔山一直让我魂牵梦萦。春节前夕,接到冰雪中的诗意邀约,我与银色的阿尔山来了一场冰雪热恋。

曾经林业工人休息的工棚,现在成了年轻人去阿尔山必打卡的网红“蓝房子”。

  从每年的10月到第二年的5月,阿尔山的冰雪期长达半年之久;作为内蒙古唯一的国家级旅游度假区,阿尔山宛如雪国仙境,山峦、河流、森林……静静诉说着冬日里的清澈与浪漫。

在太伟滑雪场,穿越茫茫白雪挑战极限。

  如果说冬天的雪景是飘飘洒洒漫天遍野的银装素裹,那阿尔山国家森林公园里的不冻河绝对是北纬47°的奇迹宝藏。十多公里长的哈拉哈河中段蜿蜒流淌,潺潺的流水轻轻划过岸边,蒸腾的雾气弥漫在水面,氤氲缭绕,飘飘欲仙。来河里吃水草、喝水的悠闲的牛群,或三三两两,或成群结队,不时传来低吟浅唱;它们身上的花纹点缀在不冻河上,宛如一幅田园水墨画,带我们走进梦幻的世界,净化着心底的那份纯洁。这场景似乎在这一刻静止了一般,让我不由自主地驻足,聆听大自然的美妙声音,感知冰雪交织的冬日旋律。

雪村的夜晚,蒙古族姑娘与游客跳起了欢快的舞蹈。

  雾凇是冬季一道令人沉醉的冰雪景致,在阿尔山这片神奇的土地上绽放出别样的精彩。漫步白狼镇百里雾凇长廊,脚下的积雪发出嘎吱嘎吱的声音,这是冬季独有的音乐,不禁想起儿时戏雪的欢乐。眼前,银光闪闪的世界,每一棵树都像是被大自然精心雕琢过的艺术品,白玉般的身躯耸立在蓝天白云间,晶莹剔透的枝头挂满了闪烁的银花,在阳光照耀下泛着五彩的光环,宛如梦幻般的玉树琼花。

在鹿园,和可爱的麋鹿、驯鹿来一场“亲密接触”。

  每天上午10点,市区的花车巡游开启新一天的奇妙之旅。草原牧民英姿飒爽,骑马前行,高大的骆驼、优雅的麋鹿也加入其中;身着民族服饰的乌兰牧骑载歌载舞,美丽的姑娘温婉动人,英俊的小伙彪悍洒脱,尽显蒙古人的热情与纯朴……人们在沁人心脾的蓝天、冰雪覆盖的青山和移步易景的欧式建筑中感受着草原游牧民族的独特风情。

雪地摩托穿行林海雪原,感受速度与激情。

  长满“雪蘑菇”的木屋,高高挂起的大红灯笼,绚烂花灯映照下的缤纷色彩,还有窗户里溢出的温暖灯光和桌上的道道美食……夜晚的雪村,如梦如幻,令人陶醉。暖黄色的外墙砌着花岗岩,绿色的木质围框搭配低檐尖顶,皑皑白雪下的中国最小的火车站——阿尔山火车站,超凡脱俗的颜值让人舍不得移开双眼。林业工人废弃的工棚“蓝房子”,与周围的林海相互映衬,成了充满艺术气息和文化底蕴的网红打卡地;在鹿园,和可爱的麋鹿、驯鹿来一场亲密接触;骑上雪地摩托穿行林海雪原,在阿尔善冰雪越野英雄会大本营感受速度与激情;在不冻河上体验漂流,在太伟滑雪场穿越茫茫白雪挑战极限……

至今依然运营的中国最小的火车站,以其超凡脱俗的颜值讲述着历史的沧桑。

  没有冰雪的冬天总有缺憾。银装素裹、粉妆玉砌、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山舞银蛇、晶莹剔透、玉树琼枝、洁白无瑕、冰雪仙境、如梦似幻……来到冬日里的阿尔山小城,我把能想到的描写冰雪的词语都用上也不为过,这里美得像安徒生童话里的王国。

阿尔山不冻河流水潺潺,雾气蒸腾,喝水的牛儿低吟浅唱,这是北纬47°冰雪交织的冬日旋律。

漫山遍野的白桦林,厚厚的积雪,一脚踩下去,没过了膝盖。

  这个冬天,在北国的尽头,我窥见了冰雪世界的绝美容颜:阿尔山像一位粗犷豪放的蒙古汉子,寒冷刺骨的风夹带着大片的雪花呼啸着卷向大地;阿尔山更像一位风姿绰约的翩翩少女,在寒冷的冬日带着一丝清甜,温润着人们的心田。

  我为她沉迷、心醉。(来源《南湖晚报》记者  杨晓东)

编辑:萨其茹拉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