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兴安盟 > 要闻

【真情帮扶 情暖兴安】同向同行  京蒙协作书写产业协作新篇章

  在中国的版图上,北京与兴安盟相隔千里,但两地的情谊却如血脉相连,源远流长。

  自2021年新一轮东西部协作关系调整以来,北京市与兴安盟同频共振、同向同行,共同书写着产业协作的新篇章。如今,这份跨越山海的深情厚谊,从现代化农业到文旅产业,从特色产业培育到产业园区建设,已化作一个个具体而生动的项目,在兴安大地上绽放出绚丽的花朵。

科右前旗现代草产业集聚区

  2024年10月31日,由中宣部乡村振兴办公室、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科右中旗人民政府提交的《政府、企业、农民伙伴关系建立订单农业增收——内蒙古自治区科右中旗产业减贫案例》获评“第五届全球最佳减贫案例”。

  2021年,北京市海淀区与科右中旗开展结对帮扶。在帮扶单位中宣部和北京市海淀区的共同努力下,促成巴彦茫哈苏木与兴安盟吉祥爱里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合作,订单式生产销售有机干豆角,带动农户增收。

  随着京蒙协作资金的陆续投入,兴安盟吉祥爱里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对原料车间和成品库进行了扩建,并建成有机蔬菜加工基地和集直播、展览、体验、培训等于一体的多功能厅。

科右中旗村民群众采摘豆角

  “京蒙协作资金的倾斜,帮助企业快速度过发展瓶颈期。目前,已带动1000余户农户参与豆角种植,公司蔬菜年产值近1200万元。”兴安盟吉祥爱里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安定说。

  同样,在兴安盟家禾米业有限公司水稻基地,工作人员正进行备耕工作,这里不仅孕育着兴安盟人民丰收的希望,更承载着京蒙协作的深情厚谊。

  2020年,兴安盟家禾米业有限公司通过京蒙协作落地兴安盟,通过土地流转、优先用工等模式,企业不仅带动了当地农业的发展,更为180余名农牧民开辟了增收新渠道。

家禾米业生产车间

  “我们以每亩700元的价格把土地流转给米业,并在米业务工进行水稻管理,这就多了一份收入。”科右前旗察尔森镇察尔森嘎查村民王文亚说。

  像“干豆角”“家禾米业”这样通过京蒙协作平台结出的产业硕果在兴安盟比比皆是。几年间,通过京蒙协作,阿尔山鹿角湾温泉度假营地、扎赉特旗京蒙育肥牛产业园区、科右前旗京蒙草产业园区、突泉县赛银花浆果智慧产业园区、科右中旗百利舸京蒙共建产业园区等一批标志性产业项目在兴安盟落地,这些京蒙协作项目的建成,促进了兴安盟产业的升级和发展,更成为兴安盟新的经济增长点。

京蒙协作项目阿尔山鹿角湾温泉度假营地成网红打卡地

  兴安盟,这片位于内蒙古东部的热土,曾是脱贫攻坚的主战场。而今,在京蒙协作的推动下,这里正以崭新的面貌,展现出产业协作发展的勃勃生机。据统计,新一轮京蒙协作工作开展以来,兴安盟累计争取北京市级、区级及以下援助资金14.41亿元,其中71%的资金投入到了牛、羊、米、草、文旅、设施农业等重点产业中。

  兴安盟制定出台了《兴安盟落实京蒙协作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组织开展“京蒙百企情、魅力兴安行”招商引资推介活动,吸引北京市太伟集团、家禾米业、韩建河山管业等29家企业相继落地,投资达10.31亿元;建设11个京蒙共建产业园区,入园19家企业,累计投资1.58亿元。

突泉县赛银花浆果智慧农业产业园工人采摘草莓

  京蒙协作不仅促进了两地产业协作的发展,还为兴安盟带来了宝贵的人才资源。近年来,兴安盟积极与北京市开展人才交流与合作,通过选派干部跟岗实训、邀请专家授课指导等方式,不断提升当地干部群众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这些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为兴安盟的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如今,一项项产业在兴安盟落地开花,一个个产业园区在兴安盟拔节生长,这背后都离不开北京对兴安盟倾情倾力地帮助和扶持。展望未来,兴安盟与北京将继续深化产业协作,共同推动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京蒙协作的故事还将继续书写精彩。(兴安盟融媒体中心记者 刘也)

编辑:李丹丹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