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女在外打工,老人思念成疾,她是“心理疏导师”;偏瘫老人需要定期康复,她钻研康复动作,成为老人的“康复训练师”;老人日常照料精细、琐碎,她积极探索适合老年人的护理方法,“变身”老人的“照护师”……她就是2024年获得自治区级养老护理员光荣称号的兴安盟乌兰浩特市社会福利中心养老护理员张静。
自2018年到乌兰浩特市社会福利中心工作以来,张静始终坚持“老人的事就是自己的事”,事无巨细地照顾没有血缘却胜似亲人的老人,中心老人都亲切地称呼她为“小丫丫”。

“在和老人的接触中,贴心热心耐心对待他们,他们也会把你当成亲人。虽然我的力量微薄,但能帮助到他们,感觉很幸福。”张静说。
今年79岁的吕大爷是乌兰浩特市福利中心的老“住户”了。年轻时,他的女儿和妻子相继因病去世,他精神上受到打击,导致双目失明。来到福利中心之后,虽然衣食无忧,但老人内心非常孤独,情绪十分低落。张静得知后,每天主动和老人聊天,仔细照顾他的衣食住行,还定期为吕大爷安排体检。慢慢地,老人逐渐敞开心扉和院内其他老人交流,成为朋友,真正把这里当成了家。
“老年人特别是福利中心的老人们,常常会感到自卑、抑郁、焦虑和孤独。”张静说,“我们需要给他们更多的陪伴和温暖。”
“张静对每一位老人都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她是这些老人的‘好闺女’,也是他们的精神支柱。”乌兰浩特市社会福利中心负责人白寅这样评价张静。
生活有千万般模样,张静选择了守护那一抹“夕阳红”。谈到一名优秀的养老护理员应该具备哪些特质时,张静坦言,“最基本的就是爱心、耐心和细心。”她记得全院75名老人的姓名及健康状况,什么时间该喂什么药,哪位老人需要在什么时间如厕、换垫床单,哪位老人需要经常陪同谈心等等,她一清二楚。“我会一如既往让爱的氛围在这个大家庭里越来越浓。”张静说。(作者:陆广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