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兴安盟 > 要闻

兴安盟聚焦消费维权那些事!让消费者敢消费,安心买!

  又是一年春草绿,又是一年“3•15”。消费环境的点滴改善,丈量着民生幸福的刻度,更折射出社会治理的温度。

  值此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兴安盟融媒体中心记者带您聚焦消费维权那些事,看看兴安盟市场监督管理局、兴安盟消费者协会如何通过强化维权机制、深化教育引导等一系列有力举措,全方位、深层次地筑牢消费者权益保护屏障,为消费者撑起坚实的保护伞

  别担心!新家秒变问题现场,维权一路畅通

  原本期待的新家变成了问题现场,我就盼着能有个公正的处理结果。”20244月,乌兰浩特市消费者权益保护中心接到消费者秦某的投诉。

  原来,20236月,秦某花费85500元与乌兰浩特市某家居企业签订定制家具合同,合同约定家具于2023810日到货,并于次日开启安装工作。然而,直到20231112日,家具才完成安装。本以为能够就此开启舒适的家居生活,可秦某却发现商家存在安装的柜体与设计图纸不符,且有重复计算面积收费等问题。秦某带着相关证据向乌兰浩特市消费者权益保护中心寻求帮助,期望商家退还多收费用,并追究其违约责任。

  接到投诉后,乌兰浩特市消费者权益保护中心迅速响应,协同家装行业维权志愿者赶赴现场,进行实地测量取证。在掌握确凿的违规证据后,依法约谈了涉事企业负责人。面对商家狡辩称重复计算面积是行业通行做法,工作人员明确指出:商家给予的打折优惠与这种消费欺诈行为毫无因果关系,绝不能成为侵害消费者权益的借口。最终,该案件被依法移送至执法部门进行严肃查处。

  这不仅是个体维权的胜利,更是兴安盟消费生态优化的缩影。长期以来,兴安盟市场监督管理局充分发挥综合监管职能,高举监管执法利剑,严厉打击各类消费侵权行为,2024年,通过全国12315平台、12345平台等渠道,共受理消费者咨询、投诉、举报6423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97万元。

  不犯愁!消费安全知识送到家 帮您识破重重陷阱

  此外,兴安盟市场监管局还将预防端口前移,在全盟创建了12家消费教育基地,定期举办各类消费知识讲座与培训活动,邀请行业专家、法律人士为消费者讲解商品选购技巧、消费合同解读、维权途径与方法等实用知识。通过真实案例分析、互动交流等形式,让消费者深入了解消费过程中的潜在风险与应对策略,从而在日常生活中做出更加明智、理性的消费决策。

兴安盟老年大学消费教育基地开展消费教育活动

  在兴安盟老年大学消费教育基地,一场别开生面的月月3•15”——网络消费安全与维权的宣传活动正在进行。活动现场,来自兴安盟网信办的工作人员结合生动鲜活的实际案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老年消费者讲解网络安全消费与维权知识,并针对老年群体极易陷入的保健品消费陷阱、投资理财骗局等突出问题,进行了重点剖析与温馨提醒,有效避免老年消费者上当受骗。

兴安盟网信办的工作人员向老年消费者讲解网络安全消费与维权知识

  以前总怕儿女说我乱花钱,现在学会看合同、存证据,网上购物心里有底了。在兴安盟老年大学参加活动的姜秀梅感慨道。

  我们要让每个消费者都成为市场监督员。兴安盟消费者协会秘书长范冬春介绍,随着月月3•15”消费维权进社区、景区、农牧区等活动的深入开展,兴安盟正将消费教育融入百姓生活场景,逐步构建政府主导、企业自律、社会监督的消费生态圈,为释放消费潜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兴安盟融媒体中心记者 刁博禹

编辑:李丹丹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