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兴安盟阿尔山市林海街道,一幅鲜活生动的基层治理画卷正缓缓铺展。抬头可见蓝天白云,眼前绿树环绕着居民广场。广场上,秧歌队手中的红绸似火焰般翻飞,舞者欢快的身影如灵动的精灵;舞蹈队的队员们身着彩衣,衣袂飘飘,舞步轻盈;老年合唱团悠扬的歌声悠悠回荡,余音袅袅……这一个个“家门口的风景”,背后是林海街道以党建为引领,创新基层治理模式,将组织优势高效转化为治理效能的生动实践。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也日益增长。阿尔山市林海街道党工委在深入走访调研时发现,社区文化活动形式不够丰富、基础设施相对薄弱等问题,成为影响居民幸福感的关键因素。“群众需求的变化,时刻考验着基层治理的精准度和服务效能。”林海街道党工委书记郑维思感慨道。林海街道果断将破解文化供给不足的难题作为提升治理能力的重要突破口,积极整合各方资源、搭建多元平台,努力让基层党建与群众需求同频共振。
以“北疆文化提升行动”为有力牵引,林海街道创新打造了一系列特色文化品牌,先后成立了林海乐龄之声百人老年合唱团、居民秧歌队、退休文创队等5支特色文化队伍。其中,老年合唱团格外引人注目,106名成员平均年龄65岁,最大年龄74岁,他们是社区文化建设的银发主力军。与此同时,街道同步推进基础设施提质工程,对舞蹈活动室进行扩建,在2个社区广场搭建起了标准化舞台,并协调文化部门建立起了常态化展演机制。今年以来,已成功组织社区文艺汇演4场,还选送优秀团队参加了3次市级比赛。

“退休之后,总觉得日子过得空落落的,仿佛失去了生活的目标。现在每天排练、演出,我的生活变得比上班时还要充实!”曾是抑郁症患者的合唱团成员王桂霞,如今摇身一变成了社区文艺骨干。她的转变,印证着基层治理的温度。林海街道通过“党组织 + 文艺团队”模式,培养出30余名党员文化带头人,他们以身作则,带动了500余名居民积极参与到社区活动中来,形成了“月月有主题、周周有活动”的浓厚文化氛围,让社区真正成为凝聚人心的精神家园。
当党建的根系深深扎根于基层的沃土之中,治理创新的枝头必将结出饱满的幸福果实。通过激活红色细胞、厚植文化土壤,这里不仅让银发群体重新焕发出新的活力,更让社区治理从原本的“独角戏”转变成全民积极参与的“交响乐”,在北疆大地绘就了一幅党群连心、共建共享的温暖美好图景。(兴安盟融媒体中心记者 律丙娟 通讯员 苗春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