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移动卒中单元里的温情守护
——记兴安盟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护士长 李洪岩
在兴安盟人民医院,从病房到手术室间,再到基层义诊的现场,神经外科护士长李洪岩匆匆的身影,早已成为一道令人安心的风景。从业20余载,她以无私奉献的大爱,诠释着护理工作者的使命与担当。
谈及职业生涯的起点,李洪岩的思绪回到2003年6月。那时,她初入手术室,从器械护士做起。“每台手术都是成长的机会。”这质朴无华的话语道出她对护理工作的执着追求。凭借着这份执着,她迅速成长为业务骨干。她坚信,“让患者少流一毫升血,就能为康复多添一份力。”正是这一份矢志不渝的信念,骨关节外科创下了连续8年关节类手术零感染率的佳绩。

2022年,李洪岩调任神经外科护士长,开启了一段专业精进与人文关怀并重的崭新征程。2024年11月,她积极参与推动兴安盟首家无陪护神经重症病房成立。这一举措,不仅填补了兴安盟人民医院专科重症监护的空白,更助力科室成功获评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单位。在人文关怀方面,她察觉到,神经外科患者因病情复杂、康复艰难,极易陷入焦虑与恐惧的黑暗深渊。于是,她便化身一朵温暖的向日葵,每日穿梭于病房,耐心倾听患者及家属的心声,用温暖话语与贴心举动给予安抚和鼓励,帮助患者及家属重建对抗病魔的信心。
李洪岩深知,脑卒中防治领域,“时间就是大脑”。在神经外科工作之余,她积极协调多学科义诊团队,依托5G移动卒中单元深入基层。“很多偏远地区的百姓缺乏健康知识,看到他们渴望的眼神,就觉得再累都值得。”她的话语,真挚而动人。如今,团队已开展200余次义诊,筛查3000人,免费为百姓进行脑部CT、颈部超声、心电图、血糖等检查。2024年“世界卒中日”期间,她创新开展“卒中防治急救知识进校园宣讲”活动,将卒中防治知识送进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以及老年大学,覆盖各年龄段人群。
在技术创新的道路上,李洪岩同样成绩突出。她参与完成国内首例5G移动卒中单元车载手术,牵头制定首个车载手术消杀标准流程。她主持的兴安盟科研项目《应用移动卒中单元推进兴安盟地区脑卒中高危人群危险因素的精准筛查研究》,更是在3年时间里,累计完成筛查4000例,为兴安盟地区卒中防治提供了重要数据支撑。
因突出贡献,李洪岩先后荣获第三届内蒙古卫生健康行业“优秀志愿者”、中国卒中学会“优秀红手环志愿者”“5G移动卒中救治体系建设及应用试点工程最美护士”等荣誉称号。“医嘱是方向,护理是航程。”这句朴实的话语,正是李洪岩20余年护理生涯坚守与担当的生动写照。(兴安盟融媒体中心实习记者 张欣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