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是第17个全国防灾减灾日,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人们可能更想知道兴安盟在减少地震灾害都做了哪些工作?
近年来,兴安盟地震局聚焦“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排查身边灾害隐患”主题,以构建防震减灾新发展格局为目标,通过强化震前预防、深化隐患排查、创新群防机制、普及防灾知识等系统性举措,织密织牢地震安全防护网,为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筑牢坚实屏障。
强化震前预防机制,夯实城市安全发展根基。兴安盟地震局深化“地下搞清楚、地上搞结实、公众搞明白”工作方针,将防震减灾深度融入城市管理体系;通过整合地震台网资源提升监测效能,加强重点地区震情跟踪和异常分析,建立多部门协同机制推进风险预评估与应急准备;严把城市建设抗震标准,在空间规划中规避活动断层,实施老旧小区抗震加固和新建工程地质灾害评估,从源头筑牢城市抗震防线。
隐患排查治理持续深化,构建起震灾风险防控体系。兴安盟地震局对学校、医院、交通枢纽等重点场所开展全链条安全评估,严格监管建设工程抗震设防标准执行;通过年度质量检查压实主体责任,在项目审批中前置地震安全性评价;系统性推进隐患治理,消除风险盲点,夯实城市安全发展基础。
坚持群防群控,激活基层地震应急治理效能。兴安盟地震局完善“三网一员”群测群防体系,动员基层党组织和群众参与应急管理;加强基层应急队伍建设,开展常态化演练培训,形成“有事大家知、遇震人人应”的应急机制;通过全民隐患排查培训,培育“人人识隐患、人人能排查、人人敢报告”的社会氛围。
创新宣传模式,培育社会防震减灾科普土壤。兴安盟地震局举办知识竞赛、讲解大赛等特色活动,针对不同群体定制宣传方案;推动防震知识进校园纳入课外读物,建设安全示范社区和科普教育基地;利用公交站台、电梯屏幕等载体传播避震口诀,开展应急演练普及疏散路线,让防灾知识融入日常生活。(作者:赵佳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