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志愿服务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积极培育志愿文化,发挥先进典型示范引领作用,中央社会工作部会同司法部等21个部门和单位联合开展了2024年度全国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宣传活动。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社会工作部推荐的“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科右前旗党群服务中心兴安北京社区”,入选“最佳志愿服务村(社区)”。

详细事迹
名称: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科右前旗党群服务中心兴安北京社区
负责人姓名:陈慧
村(社区)志愿者人数:4325人
志愿者中党员人数:629人
志愿者人数占常住人口的比例:38.8%
村民(居民)参与过志愿服务的比例:61.5%
经常开展的志愿服务项目:健康义诊、爱心助洁、助浴、助行、助医、助餐、石榴籽小课堂、户外研学、体能训练、爱心护学等。
组建的志愿服务队伍:红色先锋志愿服务队、爱心帮扶志愿服务队、天使之翼志愿服务队、手拉手志愿服务队、星星互助志愿服务队、“和事佬”志愿服务队、“桑榆挚友”志愿服务队等16支志愿服务队。

主要事迹
兴安盟科右前旗党群服务中心兴安北京社区成立于2023年10月,辖区总面积4.9平方公里,居民4363户、11138人,现有志愿服务队伍16支,志愿者4325人。兴安北京社区是在党的京蒙协作伟大实践中孕育而生的新兴社区,也是内蒙古自治区唯一一个以京蒙协作为主题而命名的社区。通过京蒙协作优势资源赋能社区高质量发展,与北京市先进社区在京举办志愿服务工作现场交流会,共同搭建起以两地社区为平台、社区工作者为支撑、社会组织为载体、居民志愿者为辅助、社区党支部为补充的“草原连着北京·志愿服务共同体”,兴安北京社区先后荣获了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全区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试点、全区基层治理试点等15项荣誉。

01京蒙携手,志愿服务情暖桑榆安康
兴安北京社区学习借鉴北京市石油大院社区志愿助老模式,构建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针对独居、空巢、失能、半失能的居家老年人,兴安北京社区志愿服务团队先后开展爱心助洁、助浴、助行、助医、助餐685人次,对60周岁以上老年家庭每周一电话、每月一回访,为辖区56名特殊老人家庭安装一键报警设备,对突发危险老人及时预警和施救。针对活力老人,依托社区舞蹈室、乐器室、健身器械室,组织开展百家宴、睦邻文化节等各类文艺活动以及乒乓球、广场舞等各类体育赛事,不断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针对老年群体康养需求,对接京蒙协作医疗团队和辖区优质医疗资源,每月为老年人开展一次健康义诊、一次保健讲座,依托社区康养驿站,常态化开展血压测量、保健按摩、牙齿清洁等公益助老服务,持续为辖区老年人送去关怀,用志愿红相伴夕阳红。
02京蒙情深,公益课堂护佑儿童成长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兴安北京社区开展“石榴籽小课堂”志愿服务项目,对辖区单亲、留守及双职工无人照护子女开展课业辅导、好书伴读、体育锻炼、户外研学、安全教育等课程,累计开课211节。通过京蒙协作资源,北京市海淀区爱心企业幻方量化捐资50万元,助力“石榴籽小课堂”青少年阅读推广计划,累计购置优质图书3000余册,开展青少年读书会120场,70名京蒙两地青少年结成书友;开展“石榴籽小课堂”推广普通话计划,中国传媒大学志愿服务团队为辖区青少年授课;开展“石榴籽小课堂”青少年强国有我健身计划,培养青少年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03京蒙同心,社会组织绽放志愿光彩
兴安北京社区抢抓京蒙协作有利契机,积极对接北京市优秀社会组织,奏响志愿服务新乐章。通过京蒙协作“牵手计划”,引入北京大兴益民社工事务所入驻兴安北京社区,重点服务“一老一小”,汇聚社工力量赋能基层治理。对接北京市海淀区惠泽社工事务所,建立集“社工站+困服所+慈善工作站”为一体的“京蒙协作为民服务中心”,通过开展社工站服务、困难群众服务所服务、慈善工作站服务三大志愿服务,提升社区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服务质量,为居民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服务体验,累计举办培训91课时,举办社工技能大赛1场,捐赠爱心物资价值5.6万元。(兴安盟融媒体中心记者 刘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