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的兴安农垦公主陵牧场,农机在田间穿梭,职工群众抢抓农时忙播种。一份份刚刚签订的鲜食玉米订单,让这片土地处处洋溢着对丰收的期盼。

兴安农垦公主陵牧场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120天至130天的无霜期,年有效积温在2200至2700摄氏度,富含腐殖质与微量元素的黑土地,孕育出了香、甜、黏、嫩口感绝佳的鲜食玉米。而6万亩绿色种植基地和年产能500万穗的现代化鲜食玉米加工基地,确保了每一穗鲜食玉米都能完美保留天然的营养与原始的风味。“玉迷公主”鲜食玉米凭借严苛的品控体系,不仅成为当地商超里备受消费者青睐的“明星”产品,还远销呼和浩特、北京、长春、香港等城市,年销量突破100万穗。北京市民张女士是鲜食玉米的忠实粉丝,她表示自从发现了真空包装的“玉迷公主”后,无论春夏秋冬,只要想吃玉米,随时都能一饱口福。
订单为媒,串起了企业与职工群众的共赢之路。公司以自有200亩基地作为示范模板,与职工群众签订800亩订单合作协议,并以高于市场价回收订单玉米。对于签约订单的职工群众,公司统一提供优质种子及专业的技术指导。“我们这么做的目的,就是想为职工带来实实在在的经济收益。接下来,公司计划探索玉米须茶、玉米汁等新产品,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让职工在玉米种植、加工的全流程中都能实现增收。”公主陵牧场总农艺师林立志介绍说。

种植鲜食玉米给生产生活带来的改变,公主陵牧场二队的职工李凤深有感触:“以前种玉米,最担心的就是行情不好,一年到头白忙活。现在还没开始种地,就签好了鲜食玉米订单,统一种子、统一技术,相较于种植普通玉米每亩还能增收400元。”走进李凤家,瓷砖地面光洁如新,客厅的电视里正播放着农业技术讲座。这几年收入稳定了,李凤把房子进行了翻新,还买了新家电。“以前总想着出去打工,现在守着家门口的‘金土地’,日子越过越有盼头!”李凤笑着说。
春潮涌动,奋进正当时。当下,公主陵牧场在春耕工作中持续发力,通过构建“企业+职工”利益共同体,实现职工群众增收增效的双赢局面,在这片充满希望的沃野上,谱写出一曲产业兴、乡村美、农民富的壮美乐章。(兴安盟融媒体中心 文字/实习记者 张欣媛 图片/记者 李烨琳 实习记者 张欣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