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兴安盟 > 美丽乡村

智能农机闹春耕 兴安农垦田野涌动科技潮

  五月的田野,处处洋溢着勃勃生机。正值春播关键时期,兴安农垦抢抓农时,积极组织各农牧场有序开展播种作业,高效推进春耕工作。在广袤的田野间,搭载北斗导航的智能农机来回穿梭,智能化监测等新技术、新设备广泛应用,农技专家深入田间地头进行技术指导,为全年农业稳产增产开好头、铺好路。

  “用了改装后的播种机,播种、覆膜、铺滴灌管带一次作业就能全部完成,真正实现了种植全程轻简化、机械化。”呼和马场农机操作手莽志强一边熟练地操作机器,一边对笔者说。

  为实现高效种植,呼和马场种植设备均安装了北斗卫星系统,在耕地前,利用北斗卫星系统对农田进行测绘,精准获取农田面积、地势情况等信息,借助北斗卫星提前对田块打点定位,规划最优作业路径、精确播种垄距,有效提高了春播效率。

  “我场在春耕、夏管、秋收等环节均运用科技手段开展农业生产。下一步,我们将充分利用现有设备,发挥其最大功率和效率,推动我场农业进一步向机械化、现代化、智能化发展,让职工群众真正享受到科技红利。”呼和马场农业副场长叶立国说。

  不仅如此,兴安农垦各农业生产部门还积极组织开展春耕农业技术培训活动。

  近日,在吐列毛杜农场规模化经营管理区举办的春耕农业技术培训活动现场人头攒动。本次培训采用“理论授课+实地讲解+案例剖析+互动问答”的全新模式。农技师们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系统讲解了各类农作物种植技术、农机具保养与使用知识以及当前春耕生产注意事项等内容。同时,针对职工群众提出的问题,农机师们耐心解答,帮助大家快速掌握相关农业技术知识。这些科技培训活动,充分发挥了专家团队和科技专员的作用,把技术服务送到职工群众身边,打通了技术服务的“最后一公里”,为保障粮食丰收筑牢基础。

  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为进一步提高职工群众科学施肥水平,兴安农垦生产部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采集土壤样本,为农田量身定制“营养餐”。通过专业检测,了解土壤中的营养物质含量,再依据不同作物的需求制定施肥方案,实现了精准施肥。这一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不仅是化肥减量工作的主推技术,还能有效提高农作物产量,增加职工群众的收入。

  从农机设备的智能升级,到科技培训的全面开展,每一个环节都彰显着科技的力量。这一系列举措,不仅提高了春耕生产效率和质量,也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活力。在科技的引领下,兴安农垦的田野正孕育着新的希望,为保障粮食安全谱写着精彩篇章。(作者:王萍)

编辑:萨其茹拉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