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兴安盟 > 美丽乡村

乌兰浩特市:设施农业带来新“钱”景

  日前,笔者走进兴安盟乌兰浩特市义勒力特镇义勒力特嘎查设施农业园区的暴师傅采摘园,色泽诱人的桃子挂满枝头,香瓜也在藤蔓间散发着清甜的气息。在果香四溢里,采摘园负责人韩淑芝正忙着采摘成熟的果实。

  “我家有8个大棚,主要种植蟠桃和香瓜。在整个种植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原生态种植理念,精心呵护每一株苗、每一颗果,年收入预计能达到20万元。”提起自家的采摘园,韩淑芝自豪地说道。

工人查看嫁接苗木长势

  “菜篮子”越来越新鲜,“果盘子”越来越丰盛。近几年,乌兰浩特市立足本地实际,大力发展大棚经济,不仅使广大群众的餐桌越来越丰富多彩,种植农户的收入也日益增长,更是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

  在葛根庙镇哈达那拉嘎查种植户钟淑霞的蔬菜大棚里,同样能感受到大棚经济带来的丰收和喜悦。沉甸甸的西红柿挂在枝头,一派生机盎然景象。钟淑霞一边忙着剪枝,一边感慨地说:“原先露天种植蔬菜收成不好,现在大棚里四季丰收,不仅种植产量高,收入也有了保障。每年靠着种大棚,能收入七八万元,生活有了很大改善。”

  “温室大棚种植成效显著,各类果蔬能够实现稳定、高效种植,在产量与品质上也可以达到较高水平,有效带动了农民增收,为乡村振兴筑牢了产业基础。”乌兰浩特市葛根庙镇人大主席牛启明介绍。

  走进斯力很现代农业园区向阳村,“一户一庭院、院院搭冷棚”的田园新景映入眼帘。种植户于炳多家的大棚内,翠绿的茄子苗、豆角秧、西红柿秧错落生长,他穿梭其间,精心打理。“今年我家又新建了3个冷棚,总共是1600多平方米,现在已经种上了茄子、豆角、柿子、黄瓜,预计今年能增收两三万元。”于炳多高兴地说。

工作人员对即将售卖的果蔬进行严格抽检

  在乌兰浩特市,大棚经济已然成为带动乡村发展的重要产业。在大棚种植过程中,农技人员会定期深入大棚,查看果蔬种植情况,并通过发放宣传册,引导大家绿色种植。同时,还有专人对即将售卖的果蔬进行严格抽检,精准把控果蔬的农药残留情况,让新鲜优质的果蔬能更安全地从田间直达百姓餐桌。

  截至目前,乌兰浩特市建有各类温室大棚2898栋,占地面积7274.4亩,预计年收入超6000万元。(作者:宋浩   王雪   王玉和)

编辑:萨其茹拉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