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兴安盟乌兰浩特这片红色沃土上,208名税务人以文明为笔、以实干为墨,守护着2.59万户市场主体的蓬勃脉动,托举起21万参保人的幸福期冀。当国家税务总局乌兰浩特市税务局捧回第七届“全国文明单位”的荣誉时,这抹坚韧而温暖的税务蓝成为红城大地上最动人的色彩。
“避免形式主义,对我们来说,就是要真正站在纳税人角度,把‘容缺办理’‘首问负责’这些制度落到实处。”明亮的会议室里,青年理论学习小组成员围坐在一起,思想的火花在交流碰撞中不断迸发;兴安盟特殊教育学校内,税务青年们携带自发捐赠的羽毛球、跳棋等运动器材和益智玩具,在学校“爱心超市”认领“摊位”,为一群特殊的孩子送去温暖……“五四”青年节期间,乌兰浩特市税务局的青年干部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新时代税务人的担当。

文明创建,根在铸魂。乌兰浩特市税务局将文明创建纳入全局重点工作,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专题讲座与专题党课层层深入,引导干部职工深刻领悟“六句话的事实和道理”。思想引领不止于课堂,更融入日常的缕缕书香与点滴关怀:党建、廉洁、民族团结三个文化长廊无声讲述着初心使命;活动室、阅览室、减压室为职工打造温馨家园;与联建单位的70余次党建活动凝聚合力;“道德讲堂”“我们的节日”等110余场次主题活动如春风化雨,将文明基因融入血脉。

“长廊无声熏陶,减压室贴心关怀,主题活动凝聚人心。氛围暖了,我们的归属感强了,肩上的责任也更清晰了。”乌兰浩特市税务局科员金良感慨道。
温暖在此汇聚,善意由此延伸。60余位税务“志愿红”——平均每四人中就有一位志愿者——让雷锋精神在办税服务厅“学雷锋示范岗”熠熠生辉。从街头巷尾的洁净守护,到社区社保政策的耐心解读,他们用行动诠释着关爱他人、奉献社会的文明真谛。
“个人所得税汇算清缴申报怎么操作?”“个体工商户减半征收个人所得税可以和其他优惠政策叠加享受吗?”“今年灵活就业人员缴费基数是多少?一次最多缴多少钱?”日前,乌兰浩特市税务局组织税收宣传“先锋队”联合红城法制轻骑兵,走进万达广场开展宣传活动,吸引众人驻足询问。“我一直想详细了解小规模纳税人免征增值税的政策,工作人员就上门来讲解了,真是太及时了。”斐乐商铺负责人说。

文明创建,贵在力行。乌兰浩特市税务局将澎湃激情精准注入服务地方发展的主航道。政策宣传突破传统壁垒,“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学校”的足迹遍布城市角落,在公交站、健身广场、商场、社区和办税厅播撒税惠“及时雨”,30余场活动惠及6000余人。

担当最终落脚于服务大局的坚实成效。通过精准利用第三方数据强化重点行业监管和欠税管理,该局2024年税费收入组织工作交出亮眼答卷:全年组织各项税费收入22.46亿元,同比增长1.7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3.06亿元,可比口径增长12.35%——为乌兰浩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可靠的“税动力”。
优质的办税体验是文明最直观的温度计。乌兰浩特市税务局精心打造“15分钟便民办税缴费服务圈”,6个办税服务场所星罗棋布。线上97%的“非接触式”办理率让“网络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成为现实;征纳互动、税费协同坐席通过远程协助、音视频互动,让跨区域业务“云端”直达。《办税首问负责制》更是将服务承诺化为缩短等候时间、提升满意度的硬举措。
如今,这抹税务蓝因文明的深度浸润而愈加明亮、恒久。它不仅是报表上的数字增长,更是街头巷尾的耐心解答,是办税厅里高效便捷的体验——文明的徽章,在服务人民的每一帧日常里闪耀着温暖的光。
“文明创建没有终点,服务为民永无止境。我们将以此次殊荣为新的起点,把文明理念深度融入税收工作血脉,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征程中,向时代和人民交出更优异的答卷。”乌兰浩特市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申成山说。(兴安盟融媒体中心记者 王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