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兴安盟 > 要闻

突泉漫画传承人王俊才:笔尖绘时代  幽默醒世人

  清晨的阳光落进突泉县 “老才漫画工作室”,68岁的王俊才正为新作《春天里》勾最后一笔——画中老太太攀折桃树的场景,是他对公园不文明现象的辛辣讽刺。作为兴安盟级非遗“突泉漫画”代表性传承人,王俊才用四十年笔墨,让漫画成为针砭时弊的 “社会镜子”。

创作漫画

  上世纪七十年代,插队知青王俊才的口袋里总揣着速写本,歇工时画赶车壮汉、唠嗑农妇,这些素材后来孕育出数百幅漫画。1982年,处女作《乱爱》在《兴安日报》发表,点燃他的创作之路。代表作《人不可貌相》以农村俗语为灵感,斩获“子恺杯”优秀作品奖、全国美展铜奖等多项荣誉,被中国美术馆收藏。从《人民日报》到《讽刺与幽默》,他的作品始终扎根现实:2020年《战胜疫情》入选国际公益展,2023年《身份变了》入围科索沃国际大赛,2024年《无题》亮相全国美展,2025年新作《无所不代》再登全国漫画展。

漫画作品

  “漫画要像手术刀,剖开生活病灶。”王俊才的作品多聚焦社会痛点:《抓拍》中,摄影者抓着天鹅打卡,评委称其“比长篇报道更有力”;廉政漫画《防线》里,“公章手套”被“红包”腐蚀。漫画家张文斌评价:“他把讽刺漫画的社会功能发挥到极致。” 但他也不忘给时代留暖色,带学员去养殖户家采风,催生出《发“牛”财》这样描绘脱贫故事的作品,让讽刺漫画兼具批判与温度。

个人漫画展

作品集

  2008年“突泉漫画”列入兴安盟非遗名录后,王俊才每周三在二十平米的工作室开办公益课。学员马云晶跟学八年,获奖作品《发“牛”财》正是他“艺术服务社会”理念的缩影。王俊才不仅编纂《突泉漫画选》、出版个人专辑,还入选《中国当代漫画家辞典》,荣获“中国文化馆年会榜样人物”称号。“突泉漫画要像蒲公英,飘到哪都能生根。”正如王俊才的作品《春天里》一样,这位古稀艺术家正以“艺术服务社会”,让非遗的种子在北疆沃土焕发新生。(作者:通讯员 曾令刚 郭箫)

编辑:李丹丹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