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在兴安盟阿尔山市召开的避暑气候旅游发展大会上,正式发布由国家气候中心,兴安盟行政公署和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局联合编制的《兴安盟避暑气候资源助力文旅产业发展白皮书》这一重要气候文旅成果,向全国展示北疆避暑胜地兴安盟的独特魅力与发展蓝图。

该书通过兴安盟避暑环境资源优势、避暑旅游产品与活动、兴安盟气候旅游品牌建设与推广、旅游产业发展、未来展望五个方面介绍兴安盟获评“避暑旅游目的地”称号后,如何发挥避暑旅游优势,培育壮大避暑旅游品牌,在避暑旅游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效。
该书介绍了兴安盟坐拥不可复制的气候生态优势:首先夏季平均气温仅20.9℃,高温日数平均仅有3天,体感舒适日数超过88天,是名副其实的“天然空调之城”;其次是纯净生态屏障。“九坡半山半平川、五草三林二分田”的兴安盟,国土面积的1/2是草原、1/3是森林、1/10是自然保护区。空气质量优良率98.1%,夏季平均负氧离子浓度达3171个/cm³,超过世卫组织“特别清新”标准的3倍;再次是特色立体气候景观。从大兴安岭原始森林到乌兰毛都草原,梯级地貌孕育白狼峰云海、五角枫林、杜鹃花海等独具魅力的气候生态奇观。
在产业实践方面,兴安盟依托2023年初授予“避暑旅游目的地”国字号气候生态品牌,兴安盟正加速资源转化:首先是项目引擎发力。3年累计投入超67亿元,建成阿尔山国家级旅游度假区、金江沟温泉康养基地等18个重点项目,打造“兴安一号公路”自驾黄金线;其次是产品矩阵升级:推出“气候+康养”“气候+研学”等特色路线,培育五角枫生态游、森林音乐节、草原那达慕等气候文旅IP,年接待游客量从2021年的993万跃升至2024年的2919万人次,收入突破285亿元;再次是文化赋能品牌。札萨克图刺绣、树皮画等400余项非遗文创,“山珍水宴”“全鱼宴”等蒙东美食,构建“乡见兴安”“星火兴安”文旅品牌体系。
在未来,兴安盟将深化区域协作,联动“乌阿海满”旅游圈,共建大兴安岭旅游联盟,开通4条跨境旅游线路;将创新业态布局,发展生态康养专列、天然氧吧民宿,打造“避暑+夜游”“避暑+节庆”等场景;将强化品牌传播:借力“兴安岭上兴安盟”域牌形象,携手京东、抖音等平台,让兴安盟的清凉夏天触达亿万游客。(兴安盟融媒体中心记者 毕力格 秀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