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的原野一片葱绿。走进兴安盟乌兰浩特市义勒力特镇胜利嘎查养殖户代宝石家的牛舍,100多头西门塔尔牛正甩动尾巴翘首以待,油亮的栗色皮毛在阳光下泛着光泽。代宝石把搅拌好的饲料倒入食槽,牛围拢而来,咀嚼草料声与满足的呼噜声此起彼伏。

“这都是我从小喂大的‘宝贝疙瘩’,一年能挣30万元呢!”代宝石抖了抖沾满草屑的手,用手背抹了把汗,眼角的笑纹里漾着喜悦。如今,他的养殖棚舍已成为周边农户观摩学习的“活教材”,科学养殖和悉心照料让他收获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也让他成为当地养殖业的示范样板。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乌兰浩特市立足现有资源,大力发展特色种植、养殖产业,走出了一条产业兴农民富的新路子。
在乌兰哈达镇,温室连栋间绿意翻涌,设施农业正蓬勃铺展。走进乌兰哈达镇高根营子高标准设施农业园区,掀开蔬菜大棚门帘,湿润的泥土气息与茄子、辣椒的清冽香气扑面而来。工作人员弓着腰在垄间穿梭,正采摘成熟的茄子。“8个蔬菜棚种了西红柿、螺丝椒、豆角,都是无公害的。除了节假日游客采摘以外,还销售到市里的各大商超,目前市场对蔬菜的反馈特别好。”乌兰哈达镇统战委员仲晋浩介绍,2个大棚的西瓜和香瓜也将陆续上市,成为游客采摘的“新宠”。

从肉牛养殖的“活体银行”到设施农业的“四季菜园”,乌兰浩特市正以特色种养殖的发展脉络编织乡村振兴网络。“我们一直在积极探索农业多元化发展道路,大力扶持特色种植、养殖产业,鼓励农户采用科学、绿色的生产方式发展生产,实现增收致富,为乡村振兴注入蓬勃动力。”乌兰浩特市农牧和科技局副局长韩香玉表示。(作者:陶芊 宋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