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今天血压有点高,降压药按时吃了吗?”早晨8点,兴安盟乌兰浩特市五一街道天元社区的红十字志愿者李秀颖敲开了独居老人王清枝的家门。她一边熟练地测量血压,一边唠着家常:“社区包了饺子,中午我给您端一碗来。”这样的场景,在天元社区已成为日常。

作为新晋全国“最美志愿服务村(社区)”,天元社区深耕“党建+志愿服务”沃土,以红十字精神为纽带,创新服务模式,精准破解老旧小区治理难题。在这里,“志愿星火”正汇聚成光,精心描绘着一幅邻里守望、服务多元、治理有效的幸福图景。
志愿服务“织密网”
“过去我们老旧小区设施差、矛盾多,现在志愿者天天在眼前,心里特别踏实。”85岁的张敏辉对记者说道。

“我是党员,也是社区的一份子,带头服务是责任更是光荣。”天元社区党委书记孟祥凤坚定地说。在她的带领下,社区以“党员干部+红十字志愿者”为双引擎,打造睦邻志愿服务品牌。常态化开展助老扶困、法律咨询、治安巡查等志愿活动100余次,惠及居民千余人。
天元社区依托党建基地,联动兴安盟法院、乌兰浩特第二中学、国网兴安供电公司等共建单位,开展理论宣讲、节日慰问等活动30余场,惠及群众1300余人次。“党员带群众,群众助群众”的良性互动蔚然成风,居民志愿服务参与率攀升至68%,党员志愿服务参与率达75%,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彰显。
精准服务“解民忧”
“从群众最需要的地方破题”,天元社区打造了一批叫得响、立得住、效果实的志愿服务品牌,直击民生痛点。

“红十字暖心相伴”志愿服务体系,聚焦孤寡老人、残障人士、困难家庭等群体,形成全方位帮扶机制。深耕邻里关系,创新“三官两员一律”法律咨询站和“石榴籽”邻里帮等特色服务,年均化解邻里纠纷、提供法律咨询等百余次。

“过去楼上楼下见面都不说话,现在有了矛盾先找‘帮帮团’,心结解开了,邻里亲了!”于树华由衷感慨。深化“睦邻一帮一”结对机制,覆盖困难群体需求,实现邻里互助“零距离”。
内生动力“可持续”
激发志愿服务的持久活力,离不开机制的创新保障。天元社区通过“爱心超市”积分兑换模式,成为点燃居民参与热情的“强引擎”。

在明亮的“爱心超市”里,刚用积分兑换了洗衣液的居民杨慧敏笑容满面:“打扫一次楼道、帮助独居老人、参加活动都可以获得积分,做好事还能换实惠,大伙儿积极性可高了!”“爱心超市”还内设“志愿者集结地”,定期举办公益课程,成为志愿者能力提升、交流分享的温馨家园。
守护家园“安与宁”
面对突发状况,天元社区的专业力量时刻准备着。社区组建的红十字应急志愿服务队全员掌握急救技能,是居民身边的“安全卫士”。
“心肺复苏关键时刻能救命!”应急服务队队员刘明明在演练现场铿锵有力地说。社区组建的专业化红十字应急志愿服务队,为居民生命财产安全保驾护航。在暴雨暴雪等极端天气中迅速响应,这支队伍被居民亲切称为“社区守护神”。社区还定期组织应急演练及知识普及活动,覆盖火灾逃生、地震避险等多项内容,有效提升了居民的自救互救能力。

“多元服务是我们社区治理的‘金钥匙’。”天元社区党委书记孟祥凤充满信心地展望,“我们将持续深化‘党建+志愿服务’模式,拓展服务领域,提升服务温度与精度,让志愿服务的星火照亮每个角落,温暖每户家庭,聚力建设更具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美好家园共同体。”
在天元社区,从党员先锋到普通群众,从专业力量到邻里互助,他们用“小而实”的服务破解基层治理“大课题”,志愿服务的涓涓细流正汇聚成幸福生活的江河。(兴安盟融媒体中心记者 张富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