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兴安盟大乌兰浩特地区,车流如织,秩序井然。曾经此起彼伏的汽车鸣笛声,如今已被有序通行的引擎声取代;曾经一位难求的停车难题,正逐步被科学规划的智慧泊车系统化解。这些变化的背后,是兴安盟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将“纸上方案”转化为“路上行动”的生动写照。
近年来,随着兴安盟城市建设快速发展,大乌兰浩特城区发展格局逐步成型。然而城市道路交通压力日益凸显,“出行堵、停车难”成为群众反映强烈的民生问题。2025年,兴安盟公安局围绕“为民解忧、畅通城市”目标,全面推进交通管理一体化与基础设施升级改造。兴安盟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深入街头巷尾开展调研,以“脚底沾泥”的务实作风,推动“一点一策”改造方案精准落地,通过创新工作机制、优化服务流程,有效破解城市交通管理难题。
打造生命通道“加速度”
兴安盟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针对兴安盟人民医院周边“就医堵”问题实施系统性治理。在乌兰浩特市政府支持下,开放医院东侧工人文化宫1120个免费停车位,同步联合盟医院扩容院内停车位260个,满足高峰期停车需求;优化院内五条通道单向循环体系,将院外周边四条主干道设为交通秩序严管街;创新管理手段,通过高德地图实时路况共享、启用“事故视频快处”模块、动态调整交通信号灯配时等举措,提升处置效率。



近日,前来就诊的市民张智程顺利将车停放在盟医院东侧工人文化宫新设停车位。他高兴地说:“以前就诊停车困难,现在有惠民停车场,找车位不难了,也更安全。”该体系实现“停车有位、通行有序、管理有智”,使医院周边交通从“堵点”变为“畅通样板”,切实提升群众就医体验。
激活城市经济“新脉动”
针对万达广场商圈“停车难、违停多、拥堵严重”问题,兴安盟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打出“疏堵结合”组合拳。增设出租车专用泊位与通道,联动心悦·奥特莱斯商场开放300个共享车位,实现停车资源跨主体调配;采取“劝导+处罚+教育”三位一体执法模式,重点整治非机动车乱停及出租车、私家车违规占道行为;联合乌兰浩特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规范商圈临时摊点摆放,既保留烟火气又保障道路畅通。这种“管理赋能商业”的实践,将交通治理升级为服务经济发展的助推器。
构建政务服务“暖心圈”
2025年5月,兴安盟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出台《兴安盟公安交管部门八项便民利企新举措》,释放公安交管改革红利。线上依托“交管12123”APP实现电子证照申领、事故快处“掌上办”;线下推出预约延时、上门帮办等服务;优化货运车辆管理,对符合条件的中型箱式货车给予轻型车同等通行便利。

新举措实施以来,惠及全盟群众22875人次,办理掌上交管业务42884笔,提供延时服务、邮寄网办等业务1291笔。内蒙古国康医药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梁媛表示:“新举措让急救药品配送效率大幅提升,能及时将药品送到患者手中。”
从提速医院周边“生命通道”,到激活商圈经济“交通脉动”,再到打通便民服务“最后一公里”,兴安盟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的治理智慧。支队政委白丽虹表示:“我们将继续以人民满意为宗旨,推出更多优质服务举措,提升智慧交通管理质效,护航全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兴安盟融媒体中心记者 刁博禹 张欣媛 通讯员 任雪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