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是自媒体!”在这个信息飞速传播的时代,兴安盟的一批网络达人正以独特的视角和创意,为推广“兴安岭上兴安盟”文化标识注入新活力。7月17日下午,“兴安岭上兴安盟”文化标识交流活动在兴安盟文化中心举行,近百名来自全盟各地的网络达人、文旅推荐官和创业青年齐聚一堂,分享经验、碰撞灵感,共同为家乡“发声”。


活动现场,职业景区抖音资深运营操盘手、河南小爆脾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张东亮,以“从0到1打造网红作品”为主题,结合多个爆款案例,拆解短视频创作“流量密码”。兴安盟文旅体局综合保障中心副主任王诗闻从本地文旅资源切入,为新媒体创作提供素材挖掘思路。兴安盟融媒体中心记者赖志强则以《做一条有创意的短视频》为题,分享拍摄兴安盟风土人情的实战经验。
“作为兴安盟人,我要用好‘兴安岭上兴安盟’文化标识,用短视频把家乡的青山绿水和农特产品推荐给更多的人。”本土网络达人@兴安盟欢姐在参加活动后说。她长期通过短视频记录兴安盟的风土人情,全网粉丝近5万人,此次交流活动让她收获颇丰。
据悉,此次活动旨在发掘培育兴安盟地区域牌宣传人才,深入实施北疆文化提升行动,繁荣文旅产业,助力农特产品销售,打造集红色文化和草原文化、农耕文化、黄河文化、长城文化等于一体,守望相助、团结奋斗的“兴安岭上兴安盟”文化标识,形成网上网下同频共振,官媒自媒同心协力的良好局面。
活动结束后,参与者还将投身“兴安岭上兴安盟”短视频创意宣传项目大赛,用短视频为家乡代言,进一步扩大兴安盟的影响力。
在这个“酒香也怕巷子深”的时代,自媒体达人们正成为“兴安岭上兴安盟”文化标识推广的生力军。他们用创意和热情,让家乡的“好风光”变成“好流量”,为兴安盟的域牌形象建设添砖加瓦。未来,随着更多创作者的加入,“兴安岭上兴安盟” 的故事必将越讲越精彩!(兴安盟融媒体中心记者 律丙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