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兴安盟 > 要闻

突泉县公安局织密反诈防护网

  “大姐,这是反诈宣传手册,上面写的都是电信诈骗的常见手段,尤其是冒充公检法打电话说您涉嫌犯罪的,可千万别信!”日前,兴安盟突泉县公安局利民派出所的民(辅)警们挨家挨户开展入户宣传,民警们一边发放印着反诈标语的水杯,一边耐心讲解防骗知识。这是突泉县公安局开展“多样化+全覆盖”反诈宣传的生动一幕。

  为提升辖区群众防诈意识,有效遏制电信诈骗案件发生,突泉县公安局精准施策,构建全链条反诈、全行业阻诈、全社会防诈的打防管控格局,让安全感和幸福感直抵群众心间。

  该局创新推出“多样化+全覆盖”宣传模式,将辖区划分为若干责任区,构建全方位、无盲区、立体化的宣传防范网络。线上依托“情指行”一体化机制,反诈专班快速响应预警,通过电话、见面等方式完成所有核查指令的有效劝阻。线下采取“白+黑”模式走街入巷,实现“不漏一户、不落一人”,还定制鸡蛋印章、奶茶杯贴等载体,让反诈融入生活。聚焦“进社区、进企业、进单位、进学校、进居民家中”的“五进”工作法,实现精准宣传。进社区时讲解高发诈骗手段,借助微信群推送防骗贴士;进企业重点培训负责人和财务人员,引导企业开展内部宣传;进单位分配宣传任务,指导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警示冒充领导诈骗风险;进学校时邀请法制副校长授课,引导学生牢记防骗知识并传达给家人;进居民家结合案例定制宣传语,在楼区张贴警示海报,“手把手”教授识骗防骗技巧。(兴安盟融媒体中心记者 于天宇)

编辑:李丹丹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