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兴安盟 > 要闻

【岭上兴安·北疆答卷】提振消费  扩大开放

  提振消费  扩大开放

  ——“十四五”时期兴安盟商务口岸工作交出高质量答卷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177亿元、外贸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6%以上……一组组攀升的数据,是兴安盟“十四五”商务口岸工作蓬勃发展的鲜活注脚。从阿尔山口岸的货车长龙到“兴安后备箱市集”的人声鼎沸,从电商直播间里的农牧特产热销到商业综合体中的沉浸式消费体验,这片土地正书写着经济社会繁荣发展的奋进篇章。

“兴安后备箱市集”成为兴安人休闲新去处

  “十四五”以来,兴安盟商务系统秉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深入贯彻“十四五”规划要求,围绕商务工作“三个重要”定位,积极落实一系列重点工作部署,在扩消费、稳外贸、稳外资、拓外经、强口岸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为全盟“十四五”圆满收官贡献重要力量。

  消费市场持续扩大

  商贸活力稳步释放

  兴安盟在消费领域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活力不断增强,为区域经济增长注入了强劲动力。在市场规模方面,通过鼓励引导商贸流通企业纳限入统、应统尽统,成功培育新增限额以上企业90余家,限上企业数量从“十四五”初期的90家增至195家,企业规模的壮大为消费市场的稳定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

兴安盟万达广场建成投运

  与此同时,全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稳步攀升,由2021年的157.3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77.1亿元,年均增长超3%,今年有望突破180亿元,彰显出消费市场的巨大潜力。

  商品服务消费双提升

  品质体验不断优化

  商品消费释放潜力。“十四五”以来,兴安盟聚焦成品油、汽车、家电等重点领域,每年开展各类消费促进活动900场以上。抢抓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机遇,通过发放消费券、提高补贴额度、加大促销频次等综合举措,有效激发了消费者的购买热情,推动重点行业保持两位数以上的增速,让商品消费在拉动经济增长中发挥重要作用。

乌兰浩特市新开街早市

兴安盟中医(蒙医)文化夜市

  服务消费持续增长。兴安盟围绕居民吃穿住用行等多样化的服务消费需求,充分集约利用城市公园、街边巷角等闲置用地,精心打造以“兴安后备箱市集”为重点的早晚市场48个,带动1.2万人就业。欧亚、万达、心悦汇等沉浸式商业综合体陆续投运,霸王茶姬、红腰鼓、北丐先生等国货潮品和品牌连锁纷纷入驻,商业业态和服务功能更趋完善。“十四五”期间,兴安盟居民服务消费支出占比年均增长5%,服务消费成为拉动消费增长的重要力量。

  新型消费模式加速成长

  消费环境持续优化

  新型消费加快发展。兴安盟组织开展“千人带货、万人增收、亿元销售”专项行动,实施“千名电商创业”培养计划,重点聚焦高校毕业生、农牧民、退役军人、残疾人、就业困难人员等群体,每年培养电商从业人员1000人以上。搭建“兴安特产馆”等电销平台,积极探索推广阿尔山小院树皮画、科右中旗“一村一品”等“庭院经济+直播电商”模式,“十四五”期间,兴安盟网上零售额年均增长6%。

电商直播助力农畜产品销售

  深入推进县域商业建设行动。兴安盟实施县域商业基础设施补短板、改善农畜产品上行等20余项重点项目,承办全国县域商业“专家下乡”等大型观摩交流活动,6个旗县市跻身国家级县域商业体系建设“试点县”,在全区率先实现所辖旗县市试点全覆盖。积极推进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先后获评自治区级、国家级试点城市,培育9个试点社区,实施40余项重点项目,消费市场对全盟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和发展活力显著提升。

  口岸设施不断完善

  互市贸易蓬勃发展

  口岸基础建设持续加强。兴安盟累计投入7亿元建设资金,实施客检楼、物流园区等重大基础设施和重点产业项目。口岸常年开放获国务院批复同意,中蒙8座以下小型车辆实现互通,科右前旗经阿尔山口岸至蒙古国哈拉哈高勒县国际客运班线常态化运营,口岸互联互通和配套服务功能进一步增强。

中蒙阿尔山——松贝尔口岸正式恢复通关

  边民互市贸易蓬勃发展。中蒙阿尔山边民互市贸易区封关运营,兴安盟整合重组2个边民互助组,组织4000余名边民参与互市贸易,实现14类商品常态化进口交易。积极融入自贸区创建工程,复制推广100余项国家层面自贸区创新制度,带动边民人均增收600元以上,推动“通道经济”向“落地经济”转型。

  跨境旅游外贸协同发展

  开放水平持续提升

  跨境旅游培育成效显著。兴安盟依托优越的生态资源和口岸优势,立足“跨境旅游、人文交流”定位,打造“阿尔山口岸—松贝尔口岸—白音胡硕口岸—额布都格口岸”中蒙跨境旅游环线,跨境旅游人数较“十三五”时期翻三番,为建设内蒙古独具特色的最美生态口岸奠定坚实基础。

内蒙古·兴安盟·中蒙国际绿色有机产品博览会

  外贸发展水平稳步提升。兴安盟积极参加和举办中蒙博览会、蒙商丝路行、中蒙绿博会、粤港澳大湾区投资协作对接会等经贸洽谈活动,助力企业搭建平台、寻找订单、拓展市场、促进合作。兴安盟跨境电商孵化基地获评“自治区青年创业孵化样板空间”和“北疆青创孵化器”,每年孵化运营主体40家以上,在全区率先实现数字贸易出口。“十四五”以来,全盟外贸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6%以上。

  对外交流合作不断深化

  开放格局持续拓展

  对外交流合作不断深化。兴安盟加强与蒙、俄等毗邻国家及地区的合作,建立完善定期会晤、双边会谈机制,每年常态化开展线上线下沟通对接80次以上。

兴安盟优质产品在区域合作交流对接活动中展出

  兴安盟与俄罗斯赤塔市、蒙古国东方省等城市缔结友城关系,确定每年7、8、9月为对蒙黄金季,在对外贸易、旅游、文化、医疗、环保、科技等领域的交流合作持续拓展,为建设国家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贡献兴安力量,让兴安盟在对外开放的浪潮中不断书写新的发展篇章。(兴安盟融媒体中心记者 孙新宇)

编辑:李丹丹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