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兴安盟 > 要闻

【岭上兴安·北疆答卷】服务升温  幸福加码

  服务升温  幸福加码

  ——“十四五”时期兴安盟民政工作交出高质量答卷

  低保标准逐年提高,托起困顿生活的希望;养老床位数量翻倍,安放银发岁月的从容;婚俗新风吹遍城乡,开启幸福人生新篇;慈善暖流汇聚成河,架起爱心传递桥梁……“十四五”以来,兴安盟民政局在内蒙古自治区民政厅的悉心指导和兴安盟委、行署的坚强领导下,秉持“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的初心,将群众“急难愁盼”扛在肩头。政策体系不断健全,优势资源加速整合,服务模式持续创新——一幅幅饱含温度的民生画卷在兴安大地徐徐展开,一串串跨越发展的亮眼数字跃然纸上,最终凝结成一份沉甸甸的“暖心答卷”!

向老年人宣传适老化改造政策

  救助体系更密实:

  织牢兜底保障安全网

  五年来,兴安盟持续健全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让困难群众的获得感更足。城镇低保平均保障标准从每人每月711元提升至796元,年均增长2.4%;农村低保平均保障标准从每人每月431元提高至597元,年均增幅达7.7%。农村低保标准增速显著高于城镇,城乡救助差距持续缩小。全盟15.4万低保对象、7700名特困人员的基本生活得到坚实保障,累计精准发放各类社会救助资金41.36亿元,实现“应保尽保、应救尽救”。创新开展城镇事实困难人员“8+1”救助帮扶,构建起覆盖排查、评估、帮扶的“311”救助体系,让政策红利精准滴灌到每一名困难群众身上,切实筑牢民生保障底线。

工作人员为低保户办理手续

  养老图景焕新颜:

  托举银发品质新生活

  “十四五”时期,全盟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30.46万,占总人口数量的22.19%。面对老龄化态势,兴安盟创新探索“养共体”模式,以“少花钱、多办事、接地气、可持续”为原则,构建起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的养老服务体系。截至目前,全盟建成养老机构56家、乡镇养老服务中心49个、村级养老服务站388个、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15个、社区养老服务站47个,实现城乡养老服务设施从“有没有”到“优不优”的转变;养老床位突破6000张,较“十三五”末实现翻倍增长,有效破解“一床难求”难题。高龄津贴实现“应发尽发、按时足额”,累计发放1.14亿元,让每一位高龄老人都能共享发展成果。医养结合深入推进,全盟现有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7家,其余机构均与驻地医疗机构建立“绿色通道”,实现“养中有医、医中有养”。打造了“兴安银龄行动”志愿服务品牌,1万余名老年志愿者开展活动百余次;成功举办首届“兴安银龄行动”志愿服务公益嘉年华活动,将老年志愿服务、适老化产品展示、养老政策宣讲、公益活动融为一体,不断创新推进,吸引3万余名老年人积极参与,进一步营造了社会各界关注老龄化问题的浓厚氛围。

银龄志愿服务公益嘉年华活动

“颐养兴安·银龄有为·乐享生活”银龄志愿服务公益嘉年华

  移风易俗暖人心:

  重塑民生服务新温度

  殡葬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实现六个旗县市殡葬服务设施全覆盖,281项惠民殡葬“减项、降费、优服务”项目落地见效,切实减轻群众负担,殡葬服务质量和行业形象显著提升。打造婚俗改革样板示范盟,创新推出“每月一次”特色婚俗活动常态化机制,累计吸引20万人次群众参与,带动新人参与率同比增长两倍。指导各地积极推进新型婚姻登记机关和婚俗文化主题公园建设,在全区率先实施婚俗改革示范村建设,有效减轻了群众婚嫁负担,惠及群众2万余人次。通过“红白理事会+村规民约+一对一宣传”模式,推动彩礼平均下降35%、婚宴规模缩减50%。同期累计办理婚姻登记5.7万对,让“婚事新办”成为新风尚。残疾人保障力度持续加大,两项补贴平均标准从每人每月100元提高至125元,为5.3万名残疾人保障基本生活,累计发放补贴3.09亿元,让残疾人群体共享发展红利。

向新人发放婚俗改革宣传单

  护童成长筑未来:

  撑起祖国花朵保护伞

  五年来,兴安盟三次提高儿童基本生活保障标准,保障水平实现跨越式提升。预计今年年末,集中供养标准将达到每人每月2328元,分散供养标准将达到每人每月2060元。构建起由盟旗两级儿童福利工作者、儿童督导员、儿童主任、专业社工、志愿者组成的“2+4”未成年人关爱服务队伍,专业力量全面加强。建成1个盟级未保中心、1个儿童福利院,改扩建6家旗县级未保中心,设立71个乡镇未保站、27个儿童之家,实现三级未保机构全覆盖,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关爱网络。多样化关爱服务活动常态化开展,积极承接“护童成长”项目,创新建立校园未保站。社会关注度持续提升,为儿童健康成长提供了坚实保障。

民政协理员入户核实情况

  多元聚力惠民生:

  绘就幸福兴安新画卷

  慈善事业蓬勃发展,创新推出“兴安慈善行·十大爱心系列活动”,实现盟旗两级慈善组织全覆盖;连续三年举办“兴安慈善之夜”晚会,累计筹集款物5000余万元,在助老、助小、助医等领域精准发力,持续营造全民慈善氛围。鼓励引导社会组织积极参与养老服务、乡村振兴等工作,优化老年人就餐环境、开展经济困难老年人结对帮扶,成为服务群众的重要力量。此外,五年来争取到中央预算内投资1.87亿元,实施养老服务、儿童福利等领域项目11个;累计销售福利彩票超6.87亿元,筹集公益金超2亿元,为兴安盟民生事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开展社会救助政策宣传

  (兴安盟融媒体中心记者 王越)

编辑:李丹丹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