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兴安盟 > 要闻

1400场宣讲、192个难题解决:红城儿女的幸福有据可循

  红马甲叩响家门,把服务递到群众掌心;30万条惠民惠农补贴短信,讲清“惠从何来”;智慧养老综合信息服务平台3.4万次服务,温暖近4万老人的心……行走在兴安盟乌兰浩特市的街巷田间,一场场接地气、聚人心的群众教育实践,正悄然滋润着百姓心田。

  如何让“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不止于一句口号?乌兰浩特市用行动书写答案——以持续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为统领,聚焦“讲与听”“展与看”“访与感”,把抽象道理转化为可看可触可感的日常。

  “讲与听”——党的恩情“声”入人心

  “过去大水漫灌不仅费水还减产,现在有了滴灌、喷灌精准控水肥,蔬菜产量和品质得到了双提升,这就是用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好处!”在斯力很现代农业园区明星村的设施农业温室大棚内,党员宣讲队队员李岩军指着垄间的滴灌设备,嗓门洪亮。

李岩军开展大棚宣讲

将讲好“六句话的事实和道理”融入学校思政课程

“六句话的事实和道理”纳入党校主体班次课程

  “可不是嘛!”种植户罗立军接过话茬,“滴灌省水不说,西红柿甜度上去了,价钱也高了,这是党和政府为大家伙儿念的实实在在的‘致富经’!”

  这样的场景,在乌兰浩特市随处可见。围绕“六句话的事实和道理”,“益・身边人”宣讲队深入田间地头、社区嘎查,1400余场宣讲浸润1.65万群众心田;镇街宣讲人员通过走访入户、线上答疑解惑、集中宣讲等方式讲解惠民政策,让党的恩情顺着话头淌进群众心里;党群服务中心里,《党的惠民政策》手册与二维码静静“待命”,扫码就能读懂政策;宣传片《一本暖心账、一腔民生情》和兴安盟图片展线上展厅,更让群众在光影里感受美好生活节节高。

  “展与看”——城乡蝶变“映”入眼帘

  “住在天元社区,踏实!这几年路平了、环境美了,还有各种文化活动,咱老年人的生活别提多丰富了!”819日,五一街天元社区“分享我的幸福生活”恳谈会上,30余名居民、社区干部、物业代表围坐一起,晒幸福、提建议,笑声里满是对生活的热爱。

展示新老照片对比 感受身边巨大变迁

五一街天元社区开展“分享我的幸福生活” 恳谈会

  这是乌兰浩特市“展与看”的生动缩影。全市61个嘎查村、56个社区竖起展板、设置“感恩墙”,今昔对比的图片里,城乡巨变看得真切,10万余人次群众在幸福生活里品出感恩;“十个一”红色主题系列活动覆盖党员干部及群众2万余人次,让他们在学、看、听、走中愈发坚定“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念;机场、客车站、办公大楼、嘎查村等人群密集处,电子屏与宣传栏持续刊播“六句话的事实和道理”主题标语,党的关怀抬头可见;“对党说句心里话”展示展播行动中,500余条视频道出百姓真心。

  “访与感”——党的关怀“暖”入心田

  “以前这段路坑洼不平,积水严重。现在路修好了,走路、开车都方便了,心里别提多敞亮了!多亏于书记和社区干部干实事。”近日,新城街百旺社区东鑫园小区居民捧着两面锦旗送到了街道和社区。

  此前,东鑫园小区外部道路坑洼,雨季积水,居民出行犯难。百旺社区在街道支持下,调运沙土进行填铺,路面焕然一新。“为民服务是党员干部的本分,群众的认可就是最大的动力。”新城街党工委书记于晓明的话,道出了所有干部的心声。

  如今,乌兰浩特市积极推进三级联动“四下基层”工作,常态化组织党员干部下基层“访”群众,引导广大群众“感”受党的关怀,目前,已推动解决问题192个;组织部门统筹涉及民生领域的部门单位建立民生事项清单,着力解决就业、教育、医疗、托育、住房、养老等民生领域突出问题;镇街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已解决小区基础设施问题4件、群众出行难问题7件、居民就业难和增收难问题1件。

和平街红通社区“敲门行动”宣讲党的惠民政策

党员干部入户宣讲,了解群众生活情况

百旺社区在街道支持下调运沙土填铺道路

  从田间地头的宣讲到社区展板的今昔对比,从云端扫码看展到养老院的健康守护,乌兰浩特市用“讲、展、访”的务实行动,将“六句话的事实和道理”融进了百姓的日常。党的恩情不再是抽象的词汇,而是可听、可见、可感的真实暖流,最终汇聚成红城儿女“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磅礴力量与坚定足音。(兴安盟融媒体中心记者 王越

编辑:李丹丹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