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兴安盟 > 要闻

【岭上兴安·北疆答卷】兴安盟“三向发力” 让生态红利直抵农牧民口袋

  如何将连绵的绿水青山转化为农牧民手中沉甸甸的金山银山?兴安盟给出了清晰答案。近日,记者从盟林业和草原局获悉,十五五期间,兴安盟将聚焦政策惠民、产业富民、就业拉动三大方向精准发力,健全生态价值实现机制,让生态建设成果更直接地惠及农牧民,为乡村振兴和筑牢北疆生态安全屏障注入绿色动能。

  筑牢生态补偿保障网。盟林草局将持续严格落实国家及自治区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等政策,确保每一笔补偿资金按时足额发放到符合条件的农牧民手中。这些 真金白银已成为众多农牧民家庭的稳定收入来源,十五五期间,这一惠民政策将继续充当保障农牧民基础收入的坚实底座。

  产业富民,撬动特色林果绿色矿。依托广袤的林地草原资源,兴安盟将特色林果产业和林下经济作为富民强盟的重要抓手。一方面因地制宜扩大沙果、榛子、文冠果等经济林种植规模,推广科学栽培技术提升品质;另一方面大力发展木耳、赤松茸等林下食用菌产业,实现 以短养长、立体经营。通过培育引进龙头企业、规范专业合作社,推广 企业 + 合作社 + 农户模式,延伸产业链条发展精深加工,推动农牧民从 卖原料卖产品”“卖品牌转型,让资源优势真正转化为经济优势。

  就业拉动,搭建生态富民增收桥。抓住国家推进 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机遇,兴安盟在造林种草、防沙治沙等项目中,建立优先吸纳当地农牧民尤其是脱贫人口务工的机制,让群众在家门口务工增收。同时稳定开发生态公益岗位,做好生态护林员、草原网格管护员选聘续聘工作,既为困难群众提供稳定收入,又织密森林草原管护网络,构建起 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保护体系,让农牧民成为生态建设的主力军和直接受益者。

  生态是兴安盟最大的发展优势。盟林草局副局长宋广滨表示,将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创新生态惠民机制,让各族群众在守护绿水青山中收获更多 金山银山,走出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兴安盟融媒体中心记者 周新育

编辑:李丹丹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