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兴安盟 > 要闻

【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一场“开门教育”里的民生温度与发展加速度

  走进兴安盟科右前旗乌兰毛都草原风景区,电子围栏系统实时守护游客安全,非遗体验区里,马头琴的悠扬与奶茶的醇香交织成画。很难想象,这片年接待20万人次的4A级景区,曾经差审批手续无法正常运营。“政府专班带着我们跑,绿色通道一开,不到30天就拿到了金字招牌。”乌兰毛都草原风景区运营经理张博聪语气里满是感慨,“洪水过后3个月恢复运营,现在好评率冲到96%,政府真把企业的事当自家事办。”

科右前旗文旅体局到乌兰毛都草原风景区调研了解情况 贺心欣

  这是科右前旗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以“开门搞教育”推动作风转变的生动缩影。当学习教育跳出会议室、走出文件堆,化作解决问题的实招硬招,这片草原上也因此发生着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政企同心的合力、乡村振兴的活力、民生改善的暖意,共同勾勒出作风建设与高质量发展同频共振的鲜活图景。

  政企同心聚合力

  在兴安盟长发知识产权服务有限公司的办公室里,14名员工正忙着为企业办理商标注册。总经理袁雪平翻着订单台账,从2021年入驻时半年无单,到如今月均30多单、年流水170万元。这个从长春来的创业者感触颇深:“孵化基地免了水电暖网,旗领导带着我们对接大农投、文旅体局,帮着拓展渠道,如今企业已成为孵化基地的支柱企业。”在科右前旗,28名旗级领导带头当起“服务员”,53个部门主动问需,143家重点企业的208个堵点被逐个打通——9.06亿元资金注入企业血脉,885个岗位托起就业希望,0.97亿元新增收入见证着“点单式”服务的含金量。当“门好进、脸好看”升级为“事好办、办得快”,当4596件“高效办成的事”累积成企业发展的加速度,政务服务的温度已然转化为市场主体的信心指数。

大旗(科右前旗)大农业投资有限公司与兴安盟长发知识产权服务有限公司对接工作 贺心欣

  乡村振兴有活力

  随着科右前旗居力很镇红忠村的自来水龙头拧开,清澈的水流奔涌而出。村民王雪辉老人舀起一瓢水直咂嘴:“之前水泵坏了,上报到镇政府,第二天前旗水利局就来人给换了一个新水泵,真是太及时了。”在科右前旗,82万元的饮水工程维修养护资金,变成了5个乡镇6个村的“幸福水网”,3.77公里管网延伸到家门口、2眼新井扎根田间地头、60个净水滤芯守护着健康。

  这滴清水里,折射的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从巴日嘎斯台乡饲料加工项目落地,到乌兰毛都苏木人居环境整治,再到1501户农牧民家的自来水表,68件“三农”实事的推进,让乡村振兴的蓝图在解决一个个具体问题中徐徐铺展。当党员干部的脚步踏遍草原牧区,群众的获得感,就是作风建设最实在的成绩单。

  民生改善生暖意

  北京锦绣大地市场里,科右前旗的大米、羊肉正被搬上货车;海淀区的企业车间内,与前旗签约的2200万元项目已启动建设。这些跨越千里的合作,始于科级领导干部“我为群众办实事”暨党员承诺践诺行动。在全旗,570件承诺正转化为具体行动:有的对接销路让农畜产品出村进城,有的解决纠纷让草原更和谐,有的搭建平台让创业者少走弯路。

  承诺的分量,不在纸上的字数,而在群众的心间。当“引领式”践诺行动让570个“小目标”汇聚成发展“大能量”,当党风政风的转变带动社情民意的向好,这场“开门教育”早已超越学习本身,成为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生动实践。

  站在乌兰毛都草原远眺,那达慕的欢歌与企业车间的机器声交织,农家院里的笑声与项目工地上的号角声共鸣。科右前旗的实践证明:作风建设从来不是抽象的概念,它藏在每一次高效审批里,融在每一滴放心水里,写在每一份兑现的承诺里。当更多党员干部把群众的“急难愁盼”放在心上、抓在手上,就一定能在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上,走出一条充满温度与力量的前行之路。(作者:贺心欣 吴国强 乌云嘎图

编辑:李丹丹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