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兴安盟 > 要闻

150名科普人兴安盟“充电”!这场交流活动,解锁科学素质提升新密码

  在全国首个科普月到来之际,为搭建全区科协系统干部沟通交流平台,深入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826日至28日,由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协会主办、兴安盟科学技术协会承办的2025年全区公民科学素质提升交流活动在兴安盟举办,来自全区各地的150名科普工作者齐聚一堂、交流互鉴。

活动现场

  活动采取专题培训、交流研讨与现场观摩相结合的方式,集中展示了兴安盟在科普工作中的创新实践与重要成果。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内蒙古大学的教授分别作《深入贯彻科普法 助力内蒙古高质量发展》《内蒙古科技赋能推进边疆治理》专题讲座。

在三合村品尝朝鲜族特色美食

品尝兴安盟大米

  现场观摩环节,参会人员深入兴安盟科普工作一线。在乌兰浩特市乌兰哈达镇三合村,科普+民俗的融合场景生动展现,传统民俗在科普赋能下焕发出新的生机,为科普形式创新提供了鲜活范例;科右前旗科尔沁镇平安村番茄公社里,科普+文旅的魅力尽显,科普展示与文旅体验相结合,既传播了农业知识,又带动了乡村旅游发展;突泉县赛银花浆果智慧农业产业园中,先进的种植技术和智能化管理模式令人眼前一亮,彰显了科技赋能农业的强大力量。

  本次活动通过专题授课、研讨交流、现场观摩等多元化形式,搭建了互学互鉴、共促提升的平台。我们期待以此为契机,凝聚科协系统力量,为全区公民科学素质提升贡献应有之力,更希望全体参与者都能在活动中学有所获、学有所得、学有所用,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实际效能。鄂尔多斯市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吕勇表示。

  举办本次活动,既是对自治区党委关于加强科普工作、提升公民科学素质重要要求的具体落实,也是携手全区各地共同探索科普事业高质量发展路径的积极实践,旨在推动全区科普工作迈上新台阶、取得新成效。盟科协主席张国军说。(兴安盟融媒体中心记者 包一婧

编辑:李丹丹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