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内蒙古自治区首批“小流域+侵蚀沟”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转化交易签约仪式在兴安盟科右前旗举行。科右前旗整合小流域综合治理提质增效与东北黑土区侵蚀沟综合治理两大项目,以整流域359.27平方公里为实施单元,率先完成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转化交易,变现453.5845万元,转化收益将重点用于当地生态治理、村集体发展及村民分红。本次签约不仅标志着我区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转化实现了“零”的突破,还意味着全区水土保持生态产品正从“资源”向“资产”、从“有价”向“有市”迈出实质性步伐。

科右前旗“小流域+侵蚀沟”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转化交易中,水库小流域项目区面积71.32平方公里,本次交易涉及22.32平方公里,核算生态增量409.27万元;侵蚀沟治理项目区面积287.95平方公里,恢复耕地约80亩、新增约68亩,此次交易涉及43.167亩。


据了解,科右前旗巴日嘎斯台乡水库村22.32平方公里内水土保持生态产品物质供给类产品的5年开发经营权,被兴安盟品睿再生资源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以302.5万元取得。新增耕地43.17亩,按3.5万元/亩的交易单价,被兴安盟汇科能源有限公司、内蒙古征蓬工程建设有限公司以151.0845万元取得。
本次交易实践首次探索实施小流域治理与侵蚀沟治理“两类空间融合”、生态产品开发经营权与新增耕地指标“双轨协同交易”的机制,构建“政府主导—市场运作—收益反哺—循环治理”的可持续“兴安模式”,实现了水生态建设与群众增收、乡村振兴的有机结合和共建共赢。(兴安盟融媒体中心记者 韩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