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兴安盟突泉县乌兰牧骑的演奏室内,一阵悠扬醉美的马头琴声飞出,杨田虎身着蒙古族服饰,沉浸在演奏中。
1991年出生的杨田虎,自幼受草原文化熏陶。14岁时,启蒙老师包立宏演奏的《天上的风》让他初识马头琴的魅力,悠扬的琴声直击心灵,从此与这门古老艺术结下终身之缘。


“我是从小听奶奶和父亲拉四胡长大的,也是听科尔沁民歌长大的。”杨田虎回忆道,从最初的兴趣爱好走向专业化,在他看来,自己对马头琴的热爱离不开耳濡目染的家庭氛围,更离不开家人的鼎力支持。
“我清楚地记得,第一把马头琴是父母借钱为我买的,花了2000元。”杨田虎说。
2020年,杨田虎通过考试加入突泉县乌兰牧骑,成为一名马头琴演奏员。自此,他跟随团队深入基层,把悠扬的琴声送进村屯、社区,奏响在突泉县的每个角落,每场演出都深受群众喜爱。随着刻苦训练和对民族音乐的热爱,2025年7月,杨田虎获得了参加中央电视台比赛演出的机会。


近日,“幸福突泉 遇见房山”突泉县农文旅资源进京宣传推介系列活动在北京市房山区举行。各类农产品与非遗技艺同台亮相,马头琴的悠扬旋律让北疆文化可触可感。
“通过旅游推介会,我们把马头琴文化带到北京,让大家了解北疆文化、非遗文化,推动文体、旅商等融合发展。”杨田虎表示。


多年来,杨田虎热衷于技艺传承和非遗文化传播,每年举办马头琴演奏公益培训,走进学校、各类展会宣传马头琴文化。在各种传授现场,他不仅以精湛技艺吸引学员目光,更以充满力量与情感的示范,引领学员们深入马头琴音乐世界。
“通过老师的讲解,我了解了马头琴文化,学会了演奏的基本技巧。”突泉县工农小学学生孙名赫说。


“我从艺至今有19个年头了,从中专到大学再到研究生,我的专业老师、前辈们教会我坚守,更教会了我发扬光大。”杨田虎说,“我从他们身上学到的不仅是马头琴技艺,更是学会了传承与坚守。我会追寻前辈们的足迹,把马头琴非遗文化传承下去,让更多人学习马头琴。”(作者:曾令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