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兴安盟 > 要闻

专家下沉、医保兜底、药价直降!扎赉特旗“三医”联动擦亮乡村振兴健康底色

  “要不是医共体的专家及时救治,我这病可就越拖越重了!”深秋的兴安盟扎赉特旗新林镇卫生院内,精神矍铄的王春林向记者讲述着他的就医经历。患有严重冠心病的他,曾因担心就医远、费用高迟迟不愿就诊。如今通过医共体双向转诊机制,在镇卫生院初诊后无缝转至扎赉特旗人民医院接受手术,术后回到镇卫生院康复,全程无需重复检查,不仅没让他背上经济负担,更真切感受到脱贫攻坚成果的持续护航——医疗保障的完善,既守住了脱贫百姓不返贫的健康底线,更是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最基本的保障。

  近年来,扎赉特旗将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打破资源壁垒,联动“三医”(医疗、医保、医药),把健康扶贫成果深度融入改革全过程,以制度创新为31.5万群众撑起健康保护伞,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因病返贫的防线。

  医疗资源下沉:让群众“看病近、看得好”

  “以前看病得跑旗里,路远排队不说,家里的农活都得耽误。现在镇卫生院变成医共体分院,专家常来坐诊,太方便了!”在扎赉特旗第一医共体巴彦高勒分院就诊的患者王维有感慨道。扎赉特旗打破原有分散管理格局,在落实区、盟“六统一”要求基础上,细化人员、财务、考核等配套措施,将199家医疗卫生机构整合为2个医共体,以旗人民医院、旗蒙医综合医院为牵头总院,辐射25家乡镇分院及所有嘎查村卫生室,让优质医疗资源持续向乡村下沉。

扎赉特旗第一医共体总院下沉医生为村民提供诊疗服务

  医疗资源下沉让群众“看病近”,家庭医生精准服务则让群众“看病准”。为让脱贫户、监测户等重点群体得到靶向帮扶,扎赉特旗组建218个家庭医生团队,配备624名家庭医生,针对高血压、糖尿病等慢病患者及脱贫不稳定户实行分级管理:一级患者由村医直接干预,二级、三级患者由分院或总院医师出具指导意见、村医落实干预措施,从源头避免“小病拖成大病、大病致贫返贫”。

  医保政策兜底:让群众“报销易、负担轻”

  “住院总费用8054元,医保报销后自费不到2000元,还不用跑多个部门!”在扎赉特旗人民医院结算窗口,刚出院的徐海拿着清单细细核对,脸上露出欣慰笑容。这背后,是该旗医保支付改革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提供的有力支撑。

村医入户为群众问诊

  扎赉特旗推行“总额包干+DIP按病种分值付费”复合模式,设立医保基金专户实现“钱随人走”;优化双向转诊报销政策,下级转上级仅补差额,上级转下级免付起付线,引导乡村群众优先在基层就诊;将所有村级卫生室纳入医保定点,通过“村医通”实现“两病”(高血压、糖尿病)用药即时报销,彻底打通乡村医疗服务“最后一公里”。从“跑断腿”到“一站式”,医保服务的优化不仅让群众就医负担持续减轻,更让脱贫户、监测户敢于看病、放心就医,为投身乡村产业发展卸下健康包袱。

  医药改革惠民:让群众“用药省、有药续”

  “以前一盒降压药要10多块,现在统一采购后才2块钱,药效还一样!”在扎赉特旗第一医共体巴岱分院宝泉村卫生室,村医林秀芝指着药柜里的药品说。扎赉特旗成立医共体中心药房和耗材库,通过内蒙古自治区医药采购网集中带量采购,压缩中间环节,累计节约药品成本15%、耗材成本30%,让平价药惠及千家万户。

群众足不出户享受优质医疗资源

  为破解“以药养医”难题,该旗建立药品耗材全流程动态监控机制,重拳整治商业贿赂,切断利益链条;同时调整医疗服务价格,推动医疗机构回归公益属性。如今,苏木乡镇分院基本药物配备达200种以上,村卫生室常用药实现全覆盖,群众“小病有药吃、慢病有药续”的需求得到充分满足。

  村医随访、医保快结、平价药满柜,扎赉特旗“三医”联动织就的健康网,不仅守护着群众的生命健康,更以健康赋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托举起乡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让民生温度在共建共享中持续升温,为绘就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画卷增添了浓厚的健康底色。兴安盟融媒体中心记者    律丙娟

编辑:萨其茹拉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