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兴安盟 > 要闻

“奶香”里飘出致富新希望

  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在兴安盟科右中旗杜尔基镇双金嘎查的土地上,讷日态乳制品公司的车间便在奶牛的哞哞声中开启了一天的忙碌,浓郁醇厚的奶香渐渐弥漫开来,仿佛在诉说着这里蓬勃发展的故事。

制作奶皮子过程中扬沸牛奶形成泡沫

  传承:非遗技艺焕新生

  在科右中旗,当地牧民有着世代制作奶食品的传统习俗,这份传承如同流淌在血脉中的文化基因,生生不息。居住在双金嘎查的包金莲,便是科右中旗奶制品技艺非遗工坊的非遗传承人。她自小就浸润在奶食品制作的氛围中,耳濡目染,谙熟每一道制作工序。

  走进讷日态乳制品公司的生产车间,那扑面而来的浓浓奶香,瞬间将人带入一个充满匠心的世界。包金莲和工人们熟练地将酸奶倒入特制锅中,用文火慢熬,眼神专注而坚定。分离乳清后,他们趁热把浓稠的乳液倒入模具,再用重物压实。最后,将定型的乳块放在阴凉通风处静置,一块香甜可口的奶豆腐便制作完成了。对于包金莲来说,奶制品制作绝非简单的劳作,而是一场慢工出细活的匠心之旅,每一个步骤都倾注着她的心血与热爱。

制作奶豆腐过程中分离乳清

制作好的奶食品送往晾晒间

  说起奶制品制作,今年55岁的包金莲总有说不完的话。在她的记忆深处,小时候常常看到姥姥、妈妈每天为家人精心制作奶制品,家里的餐桌上永远少不了这些充满温情的奶制品。在她心中,奶制品就是家的味道,承载着浓浓的亲情与温暖。八九岁时,她便开始跟着家人学习奶制品制作,而且一学就是365天,从未间断。2020年,怀揣着对传统技艺的热爱与传承的使命,她开办了这家工坊,立志让这门古老技艺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创新: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

  包金莲深知,传统技艺要想在新时代立足,就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据她介绍,公司自成立以来,加工的奶制品多达30余种。除了奶豆腐、黄油、奶皮子等传统奶制品深受消费者喜爱外,公司还不断推陈出新。2023年,成功研制出奶豆腐饼,以其独特的口感和丰富的营养赢得了市场的青睐;2024年,推出的奶食品月饼,将传统奶制品与月饼文化巧妙结合,为消费者带来了全新的味觉体验;2025年,又创新推出了黄油桃酥,再次在市场上掀起了一股热潮。每年推出一款新产品,这不仅是对传统手艺的传承与发扬,更是包金莲将传统手艺与现代工艺完美融合的有力见证。

产品展示

制作好的奶豆腐塑封包装保存

  共富:带动牧民同奔小康

  随着产品种类的不断丰富,讷日态乳制品公司的销量也节节攀升。包金莲介绍说:现在每天制作奶制品大约需要半吨牛奶,单靠自家养的30头奶牛根本无法满足用奶需求。周边牧民每天都会定时送牛奶,他们的牛奶销售也因此有了保障。除了解决牛奶供应问题,公司还积极吸纳周边牧民就业。目前,公司固定聘用了6名员工,他们都是周边牧民,每月工资3000元,已经在这里工作了四五年,收入十分稳定。

  经过5年的不懈努力,讷日态乳制品公司的产品已成功销往全国各地,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认可与好评。今年夏天,江苏新希望生态科技有限公司还专程派人到企业参观体验,并被其优质的奶制品和独特的制作工艺所吸引,将其选为江苏新希望优质奶制品溯源基地。这不仅是对公司产品质量的高度肯定,也为公司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晾晒奶食品

制作奶锅巴

  如今,包金莲不仅让自己的收入翻了几番,更带动了周边农牧民共同致富。讷日态在蒙古语中意为有名的,而如今,这个有名的奶制品真的在消费者中有了名气,成为了科右中旗的一张亮丽名片。在包金莲的带领下,双金嘎查的牧民们正沿着奶香四溢的致富路,向着更加美好的生活大步迈进。(兴安盟融媒体中心记者 毕力格 伊秀秀

编辑:李丹丹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