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5年第三季度“内蒙古好人榜”发布仪式在兴安盟举行。领奖台上,皮肤黝黑、身形健硕的蒙古族汉子韩冰目光坚毅、笑容腼腆。他以火场逆行的英勇壮举和日常帮扶弱势群体的温情坚守,诠释了“退役不褪色”的军人本色,书写着平凡人生中的不凡篇章。

火海逆行:生死瞬间彰显英雄本色
时间回溯到2024年6月25日傍晚,韩冰带着妻儿归家途中,小区内突然传来一声巨响,紧接着浓烟裹挟着火光瞬间冲天而起。“出事了!”有着敏锐洞察力的他当即安顿好妻儿,毫不犹豫地冲向事发楼栋。
现场浓烟滚滚、热浪灼人,一名母亲撕心裂肺的哭喊穿透嘈杂:“救救我的孩子!”这声呼喊如重锤般敲击在韩冰的心头。他不顾火势以及不断坠落的杂物,毅然逆着人流冲进火海。
二楼的防盗门已被烈火烤得扭曲变形,韩冰徒手拉扯时瞬间被烫伤,但他咬紧牙关,奋力踹开一道门缝,毅然闯入浓烟弥漫的三楼。彼时,能见度不足半米,他只能循着哭声摸索前行。终于,在角落里发现了蜷缩颤抖的小女孩。韩冰一把将孩子抱入怀中,用身体紧紧护住她,在浓烟中艰难突围,成功将孩子交到母亲手中。
还未等喘息片刻,他又得知对门还有一名男孩被困。没有丝毫犹豫,韩冰迅速浸湿毛巾捂住口鼻,披上身边的被子再次冲进火海。在灼热的地面与凶猛的火势中,他最终在卧室床下找到惊恐万分的男孩,背起用被子裹紧的孩子,一步步艰难撤离。
当两个孩子都平安无恙时,韩冰瘫倒在地——右脸灼伤、头发焦黑,身上满是烟尘与刮痕。但看到孩子们安全无虞,他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军旅铸魂:责任担当融入血脉基因
韩冰的临危不惧,并非偶然。1990年出生的他,曾有两年的军旅生涯。在军营这个大熔炉里,他经历了严格的训练和考验,不仅锻造了坚韧不拔的意志,更将“人民至上”的责任担当深深植入血脉。
退伍后,韩冰在乌兰监狱担任库房保管员。单位常态化的消防培训与安全教育,让他在危急时刻不仅敢于挺身而出,更懂得科学施救。“学习安全知识太重要了,除了勇气,还得有智慧和技巧。”韩冰朴实的话语中蕴含着深刻的道理。这份冷静与专业,让他在火场中既救他人于危难,也最大程度保护了自身安全。
日常坚守:点滴善举汇聚人间暖流
英雄的壮举从不是终点,而是持续奉献的起点,他的善行早已融入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
在单位,他始终抢挑重担、热心帮助同事,是大家公认的“老好人”。无论是工作上的难题,还是生活中的困扰,同事遇到困难总会第一时间想到韩冰,而他总是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
在生活中,韩冰常年牵挂特殊儿童与孤寡老人。他主动帮老人买菜、打扫,陪他们唠嗑解闷,为孩子们送去书籍、衣物,还有温暖的陪伴。他把做好人好事当成了日复一日的生活常态,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善良与关爱。
荣誉加身:质朴谦逊坚守初心本色
从入选中央政法委“见义勇为勇士榜”,到获评“全国见义勇为英雄模范”,再到此次荣登“内蒙古好人榜”,一项项荣誉接踵而至,但韩冰却始终保持着退役军人的质朴与谦逊。

“我只是一个普通人,相信在同样的情况下,很多人都会作出和我一样的选择。”韩冰这样说。这份藏在平凡里的坚守,正是时代最珍贵的光亮。没有惊天动地的誓言,却在生死关头选择逆行;没有刻意追求的伟大,却用一言一行将“好人”二字刻进生活的每一个细节。
韩冰用一言一行证明:善良与正义,永远是内心最强大的力量。每一个在他人危难时勇敢伸出援手的人,都在为这个社会注入温暖与希望。他的故事,既是见义勇为的生动诠释,更是平凡人书写英雄赞歌的鲜活样本,激励着更多人在守望相助中传递勇气,在平凡岗位上绽放不凡光彩。(兴安盟融媒体中心记者 律丙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