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兴安盟 > 经济

金融赋能强根基 民生服务暖人心

  金融赋能强根基   民生服务暖人心

  ——中国银行乌兰浩特分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纪实

  秋尽冬来,岁稔年丰,岭上兴安的广袤大地处处是颗粒归仓的忙碌身影。田埂边,满载玉米的大小车辆穿梭不停;谷场上,储粮仓里晾晒的粮食越堆越高;空气中弥漫着谷物的清香,乡亲们的脸上满是笑意。

  这份丰收的喜悦背后,离不开金融力量的坚定守护。从春耕时的种植贷款解燃眉之急,到夏管时的精准投放贷款支持农机具更新,再到秋收后的便捷结算服务,中国银行乌兰浩特分行的金融服务始终贯穿农业生产全链条。这股金融“活水”,让农户无需为资金发愁,得以安心投入农业生产。

内蒙古农资节水协会送来锦旗

  中国银行乌兰浩特分行始终以“金融戍边、服务兴盟”为己任,自1988年在兴安盟扎根以来,便与地方经济同呼吸共脉动,始终以专业高效的金融服务,为兴安盟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中行暖流”,荣获过“2024年度兴安盟银行业服务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除了深耕农业领域,该行还在制造业升级、科技创新、绿色低碳、普惠金融等诸多领域持续发力。如今,这家拥有8个内设部门、3个中心、7家营业机构、220名员工的国有大行分支机构,在复杂经济形势下坚守本源,聚焦金融“五篇大文章”,赋能实体经济,助力外贸开放,优化社保服务,以实干担当书写着金融赋能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崭新答卷。

和平支行被兴安盟银行业协会评为文明规范服务精品网点单位

  深耕实体沃土  书写金融赋能新篇章

  服务实体经济是金融的本源。中国银行乌兰浩特分行始终将自身发展融入地方经济大局,聚焦兴安盟推进落实“五大任务”,不断创新金融产品与服务模式,将信贷资源精准投向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推动地方经济发展。

  兴安盟作为内蒙古重要的能源基地,近年来正加速推进能源结构向绿色低碳转型。20256月,中国银行乌兰浩特分行为区域内重点能源企业——内蒙古京科发电有限公司成功发放兴安盟首笔转型金融贷款。该笔贷款创新性地将企业煤耗强度与贷款利率挂钩,通过市场化手段激励企业节能减排。据测算,在贷款存续期内,预计可帮助企业节约标准煤4694.6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2206吨。

  “这笔贷款不仅解决了企业技术改造资金难题,更让我们看到了地方政府和金融机构坚决支持企业绿色转型的决心。”该能源企业负责人郑亚刚表示。

  截至20259月,中国银行乌兰浩特分行大公司贷款余额已达58亿元,近三年持续高速增长,其中新增贷款主要投向新能源发电行业,为兴安盟大型风光能源基地等重点项目建设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

  水资源是农业生产的命脉。针对兴安盟农业发展中水资源利用率不高的问题,中国银行乌兰浩特分行联合内蒙古农资节水协会,创新推出无抵押信用贷款产品“农资节水贷”。该产品通过深化政银合作、简化审批流程,实现审批结束后一周内即可放款,为节水产业发展提供了高效金融支撑。

大堂经理提供热情服务

  内蒙古希沐节水灌溉设备有限公司是兴安盟节水产业的骨干企业,今年在设备升级与原材料购置中面临资金周转压力。中国银行乌兰浩特分行得知这一情况后,迅速组建专项服务团队深入企业调研,精准匹配“农资节水贷”产品。仅用几天时间,就完成了500万元贷款的审批投放。该笔资金有效解决了企业资金不充裕问题,助力其提升产能,每年可为100万亩农田提供滴灌系统设备。

  助力外贸发展  搭建对外开放新桥梁

  兴安盟地处祖国北疆,是国家向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中国银行乌兰浩特分行充分发挥外汇外贸专业优势,积极服务国家向北开放战略,为当地外贸企业发展和口岸经济建设提供了全方位的金融支持。

  乌兰浩特市某进出口公司是当地重点企业和纳税大户。2021年起,该公司开始在中国银行乌兰浩特分行办理进口信用证开立业务。中国银行乌兰浩特分行针对企业现金流不充裕的实际情况,积极为其核定上亿元信用总量,帮助企业降低了融资成本,解决了资金周转难题。

深入企业走访调研

  “中行的服务专业又高效,既为我们国际贸易提供了安全保障,也为公司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该公司财务负责人表示。截至目前,中国银行乌兰浩特分行已为该公司办理多笔进口信用证业务,不仅得到了企业的高度认可,也推动了兴安盟外汇外贸业务的稳定发展。

  阿尔山口岸是兴安盟连接蒙古国的重要通道,为季节性通关口岸。2024年,兴安盟重点推进边民互市贸易这一新型贸易模式,以促进边境地区经济发展和边民增收。中国银行乌兰浩特分行紧跟政府工作重点,主动参与政策制定环节并提供专业性建议,得到了当地政府的认可与支持。

  2024年,中国银行乌兰浩特分行在成功争取边贸业务先行试点后,迅速组建专项服务团队,为边民互市贸易提供结算、融资等一站式金融服务。截至2024年底,该行已为边民互市贸易提供多笔结算服务,金额达数百万元,不仅促进了边境地区的经济繁荣,也为边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收入来源。

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优化社保服务   筑牢民生幸福新根基

  社保卡是连接政府与百姓的重要民生载体。中国银行乌兰浩特分行始终将做好社保卡服务作为承担社会责任、体现大行担当的重要抓手,不断提升服务质效。该行早在2012年就成为承办兴安盟社保卡业务的银行,2022年又率先完成二代社保卡向三代社保卡的迭代测试。

工作人员指导群众线上办理业务

  为降低社保卡客户的使用成本,中国银行乌兰浩特分行强化社会责任担当,对社保卡相关服务手续费进行最大程度减免。其中包括:减免首次发放社保卡的工本费、挂失手续费、年费、短信通知费、跨行ATM取现手续费、手机银行服务费和转账手续费等。

  “以前办社保卡还要花工本费,现在一分钱不用花,政策真是越来越好了。”退休老人李茂昌高兴地说。

为老人提供暖心服务

  截至目前,中国银行乌兰浩特分行累计服务社保卡人群22万余人。

  针对社保卡客户中异地居住和行动不便人群较多的特点,中国银行乌兰浩特分行还推出了“上门服务”和“异地见证”等特色服务。对于卧床不起的客户,各家网点均安排专门人员上门核实身份、办理业务;针对异地居住的客户,该行则充分发挥大行网点的跨地区服务优势,通过全国网点联动,为其办理“异地见证”业务,减轻了客户的奔波之苦和经济压力。

  2025年是二代社保卡换卡的高峰期,中国银行乌兰浩特分行始终从客户的实际需求出发,简化服务流程,优化相关制度,做好各项服务工作,在人员十分紧张的情况下,从七家支行抽调专员,组成上门业务延伸小组,加班加点作业,积极为行动不便客户上门办理业务,让金融消费者切实体验到中行服务的便捷性。从20246月至20259月,该行共办理激活、密码挂失、补换卡等延伸业务370余人次,联系退休人员所在单位上门集中办理业务30余次,累计服务上千人次。

网点设施不断优化

  初心如磐,使命在肩。中国银行乌兰浩特分行将始终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己任,紧紧围绕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的核心任务,不断创新金融产品与服务模式,持续提升金融服务的精准性。在赋能实体经济发展的道路上,在保障民生福祉的征程中,中国银行乌兰浩特分行将继续以实干担当书写金融为民的时代答卷。(作者:张伟男 刘译阳)

编辑:萨其茹拉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