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兴安盟 > 要闻

乌兰浩特市关工委:在“课读耕牧”中培养新时代好少年

  自2023年5月30日启动以来,“课读耕牧”体验项目作为兴安盟乌兰浩特市关工委、教育局及团市委共同推出的创新型实践活动,已成为全市青少年教育的新亮点。该项目旨在让青少年在学习之余,通过亲身参与农业劳动,深刻体会粮食生产的不易,感受乡村振兴战略给家乡带来的变化,进而激发他们对兴安盟这片土地的热爱,培养艰苦奋斗、保护生态、亲近自然、立志报国的情怀。

  一年多来,全市近30所中小学校,分别组织学生及家长深入“三合稻田文化”体验园、“葛根庙设施农业”体验园、“义勒力特开心牧场”体验园及学校内部的劳动教育园地,以不同的方式及主题深入开展“课读耕牧”沉浸式体验活动。

小学生在体验园参观  潘顺  摄

  各个学校根据自身情况,因地制宜开设校内耕植实践基地,爱国一小、爱国二小、胜利一小、都林一小、白鹭学校、呼和马场学校、五中、六中、八中、十五中等学校,开辟了“微菜园”“蔬菜小花园”“生态园”,开展“植此绿地 不负春光”“亦耕亦读 知行合一”“蔬香为伴 悦享农耕”等主题实践活动。体验活动中,学生们兴趣足、热情高。葛根庙中心小学大队辅导员金萨日娜说:“孩子们是积极的参与者和探索者,在‘课读耕牧’活动中分工明确、团结协作,大家齐心协力完成各项任务,这种团队协作精神和向上的态度,是活动中最耀眼的存在。”在都林二小教学楼的走廊空地、窗台,都放置了无土栽培设施。课余时间,孩子们尝试无土栽培生菜、冬青菜、韭菜、蒜苗,每天都会观察菜苗的形状、颜色、大小,为它们施肥、浇水。

  在秋收时节,各个学校利用“课读耕牧”体验园资源开展了体验活动,义勒力特中心小学、和平一小、卫东小学、九中、十中等学校深入体验园等地,开展水稻收割、亲子采摘等活动。义勒力特中心小学学生家长说:“学校的亲子劳动实践活动,锻炼了孩子的意志和热爱劳动的品质,增进了亲子关系。”

  “课读耕牧”体验活动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依托地方特色资源,将生态文明教育从娃娃抓起,落实“双减”政策,帮助孩子开阔视野、增长知识、陶冶情操。这项活动也是大思政课堂的延伸,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好少年。

  随着四季更迭,“课读耕牧”已由一纸方案变为一幅多彩画卷。它不仅是课堂的一部分,更是孩子们探索世界、认识自我、体验生活的广阔舞台。“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自主合作、探寻未知,在农事牧事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快乐童年记忆。(供稿:乌兰浩特市关工委)

编辑:李丹丹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