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兴安盟 > 要闻

甘珠尔:续写“一人一琴一台戏”的传奇故事

  寒冬时节,走进兴安盟科右中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乌力格尔代表性传承人、74岁的甘珠尔老人家,走进他那一人一琴一台戏的蒙古族说书艺术——乌力格尔的世界,感受传统艺术的无穷魅力。

甘珠尔受邀录制长篇乌力格尔

  乌力格尔是歌唱、叙述、史诗、音乐的混合体,是说、学、逗、唱、弹、拉、演、表多元化的艺术。千百年来,乌力格尔扎根于草原,以独特的说唱形式丰富了草原牧民的文化生活。在科尔沁草原上,表演乌力格尔的说书人被称为胡尔奇。

甘珠尔奉献毕生精力在以乌力格尔为代表的图什业图民间文化传播与研究上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乌力格尔代表性传承人,甘珠尔已说书50余载。多年来,以乌力格尔艺术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累计录制《青史演义》等乌力格尔曲目15部、出版《胡仁乌力格尔宝库》等书籍10部,培养额尔敦础古拉等乌力格尔项目代表性传承人40余名,先后获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乌力格尔代表性传承人、内蒙古文联终身成就奖乌力格尔艺术大师、兴安盟著名胡尔奇等荣誉称号。

在农闲时,甘珠尔走村入户流动演出,炙手可热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面对诸多荣誉,甘珠尔最引以为豪的称呼还是农牧民的胡尔奇

  人们常常惊叹于甘珠尔受邀到各苏木演出,他每到一处,都会有附近嘎查的农牧民近几百人聚集在一起的壮观场面。有时受条件所限,没有话筒,没有音响设备,他就通过提高嗓音、加重拉弦力度,人为扩大音量。

  乌力格尔内容取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涉及满、汉、蒙等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故事,因此深受各族群众的喜爱。甘珠尔说,指引着他不断探索的正是植根于各族群众心中多元一体、生生不息的中华文脉。

在家门口进行惠民演出,以乌力格尔为载体,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幼年启蒙、青年立志、拜师学艺、专业演出、传习培训、著书立说……甘珠尔的从艺之路也是诸多乌力格尔说书人成长成材的真实写照,激励着更多的乌力格尔说书人在艺术路上阔步向前。

  17岁找到恩师布仁巴雅尔拜师学艺的,甘珠尔老师作为师父的大弟子也是我的老师。尤其是恩师去世后,从说书技巧、四胡指法、曲调到自成一派的说书风格,甘珠尔老师给我很多指导和很大影响。内蒙古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乌力格尔代表性传承人,现任科右中旗乌力格尔艺术家协会、曲艺家协会主席李照日格图说。如今,他的儿子李格根株格也成了布仁巴雅尔甘珠尔流派的继承者。

  文化相融,心灵相通,命运与共。在甘珠尔的带领下,越来越多的胡尔奇在一脉相承中丰富着人们的精神世界,推动乌力格尔艺术从草原走向城市,从民族走向世界,从历史走向未来。(兴安盟融媒体中心 文字/记者 刁博禹 通讯员 娜荷芽 图片/科右中旗文化旅游体育局

编辑:李丹丹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