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兴安盟 > 要闻

志愿服务零距离

  志愿服务零距离

  ——科右前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五支队伍”工作纪实

  理论宣讲小分队传递党的声音、红色文艺小分队满足各族干部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爱心行动小分队实现群众微心愿、医疗健康小分队免费送医上门、技能培训小分队为群众就业创业“蓄能充电”……

  2024年5月,兴安盟科右前旗在政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会下设立了以教育科技、文化体育新闻出版、经济、卫生社会福利、农牧林水界别委员为主体的“五支队伍”,根据各界别委员的特长,开展履职和服务活动,更好地发挥政协委员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作用。

科右前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会“五支队伍”成立

  “五支队伍”成立后,“火热”的履职实践随即开启。他们走街串巷、深入基层,为各族群众提供精准化、全覆盖、零距离的服务。他们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像蒲公英一样遍地开花,促进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事、共乐。

  “理论宣讲” 夯实民族团结根基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引导各族群众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科右前旗委统战部副部长、宗教局局长刘中华以《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推动贯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工作走深走实》为主题,开启理论宣讲第一讲。鲜活的历史、感人的故事,如同一颗团结的种子在科右前旗碧桂园社区少数民族界别、工青妇界别委员心中生根发芽。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理论宣讲活动随之在机关单位、苏木乡镇、嘎查村全面铺展开来。科右前旗阿力得尔苏木大窝堡村党支部书记纪连伟深有感触地说:“这个宣讲让老百姓深刻领悟到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深厚内涵和重大意义,生动的案例、通俗易懂的语言,让党和咱老百姓的心紧紧连在了一起。”近日,理论宣讲小分队以《抓基层,打基础,切实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为题,在大窝堡村讲述了一堂生动的党课,让各族群众深刻认识到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必要性。

  在社区广场向各族群众发放《内蒙古自治区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条例》《内蒙古自治区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促进条例》等宣传资料,现场为各族群众讲解民族团结进步应知应会小知识,让各族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理论政策和法律法规的知晓率……一场场生动的宣讲有序地开展。

  “医疗健康” 共筑民族团结同心桥

  “我不看。”近日,医疗健康小分队队员来到“守望草原巡防队”一队员家中时,只有年迈的母亲独自在家。面对陌生人看诊,老人刚开始拒绝看诊。在经过耐心交流,说明来意后,老人才接受医生的治疗。

  “这是关节损伤,这是肌肉扭伤,训练时要注意……”医生一边为官兵治疗,一边讲解注意事项。日前,科右前旗政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会联合北京中西医结合医院针灸科主治医师宁振振团队、科右前旗王宝贵中医团队,在科右前旗满族屯满族乡边防部队某连开展京蒙医疗协作专家义诊活动。

医疗健康小分队在某边防部队义诊

  把脉问诊,惠及民生。医疗健康小分队队员深入社区、部队,走进农牧民家中,积极发挥专业特长,通过医学知识讲解与问诊的方式,结合居民的生活习惯,详细讲解高血压、小儿积食、胃炎等常见病的日常调理。他们通过义诊将高质量的医疗服务送入乡村的每一个角落,为偏远地区的农牧民送去便捷的医疗体验。

  “红色文艺” 唱响民族团结好声音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乌兰毛都心灵牧场》《万马奔腾》《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红色文艺小分队的精彩节目在兴科社区上演。“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挥动鞭儿响四方,百鸟齐飞翔……”红色文艺小分队的队员们带着这首《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从社区走进乡村,走进了群众的心间。“现在的文化生活太丰富了,节目也好看,真幸福啊。”科右前旗兴科社区居民冷淑清笑着说。

红色文艺小分队走进村屯演出

  在乡村大舞台、边防部队某连,红色文艺小分队队员优美的歌声、乡村文艺队成员欢快的广场舞表演、战士们铿锵有力的军体拳表演,点燃了群众的澎湃热情,歌声和舞姿里绽放着民族团结之花。

  “爱心行动” 画好民族团结同心圆

  “我想要一台电饭锅。”“我想要一个新书包。”“我想要一台电风扇。”……这些都是科右前旗札萨克图社区居民的“微心愿”。以经济界别为主体的爱心行动小分队携手各界别委员开展了爱心捐赠微心愿活动。他们还来到老党员家中,详细了解老党员的身体状况、生活条件、家庭情况,感谢他们为党的事业作出的贡献,并送上祝福和问候。

爱心行动小分队向群众免费发放药品

  不只是群众的微心愿,爱心行动小分队也在守护群众健康,每次义诊他们都捐赠药品。截至目前,内蒙古国康医药有限公司、内蒙古蒙东泽强医药有限公司已累计捐赠了价值9000余元的药品。

  “技能培训” 增强本领共致富

  “我很喜欢札萨克图刺绣,每周三我都来这儿学习刺绣。学习之余自己还能做一些书签挂件出售,学到了手艺的同时也增加了收入。”科右前旗满族屯满族乡刺绣学员包都达古拉说。

  从最初的苍白,到朦胧显现,直至于出现绝妙的图案,一朵朵火红的萨日朗开得热烈奔放……技能培训小分队为群众进行刺绣非遗培训,老师采取讲授、讨论、练习等方式,围绕刺绣设计、色彩搭配、常用针法等内容授课。

技能培训小分队开展刺绣培训

  技能培训小分队队长徐红茹介绍说,今年,技能培训小分队先后深入科右前旗农区及半农半牧区的11个苏木乡镇、135个嘎查村开展为期20天的专项培训行动,进村入户,通过理论教学、现场答疑的方式,重点对生物育种、粮油作物单产提升相关知识、技术及惠农政策等内容进行讲解,帮助种植户进一步掌握种植方法。截至目前,技能培训小分队共发放惠农政策“明白卡”等宣传材料3万余份,培训农户5000余人。

  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科右前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五支队伍”将继续同心协力、接续奋斗,与各族群众携手同行,为科右前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汇聚民族团结的强大能量。(作者:贺心欣 谢利茹)

编辑:李丹丹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