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兴安盟 > 要闻

阿尔山冬季旅游:从“冷资源”到“热经济”的破圈密码

  2024—2025冰雪季,内蒙古兴安盟阿尔山市以歌游内蒙古 童话阿尔山为品牌核心,凭借冰雪+温泉的独特资源禀赋,成功打造了一场现象级冬季旅游盛宴。从反向游热门地的爆火到差异化创新的破圈,阿尔山不仅书写了冰雪经济的热力值,更探索出一条以文化为魂、以体验为本的可持续发展路径。

  一、资源禀赋+文化IP:冰雪童话的造梦密码

  阿尔山的成功,首先源于对冷资源的深度挖掘与创新转化。这里拥有长达7个月的雪季和独特的山峦冰雪景观,雪质纯净、雾凇奇绝,被游客誉为天空之镜。但阿尔山并未止步于自然馈赠,而是以差异化策略打造文化IP

  场景化体验:通过天天那达慕歌舞互动、圣泉广场花车巡游、雪村NPC造梦师等沉浸式活动,将传统民俗与现代潮流结合,让游客一秒入戏童话世界。

  赛事与疗愈双驱动:全国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锦标赛、雪地足球联赛等专业赛事吸引运动爱好者,而阿尔山疗愈之旅则依托温泉资源和中蒙医康养服务,精准锁定健康消费群体。

  爆款活动引流:元旦跨年烟火篝火、千人滚冰等创意活动,搭配央视《新闻联播》的直播曝光,迅速形成破圈效应,单日游客量突破2万人次。

  二、服务+政策:从流量留量的信任闭环

  面对游客激增,阿尔山以宠客思维构建服务生态链:

  诚信承诺与即时保障:推出冬季不涨价承诺和投诉即付保险,消除游客后顾之忧;免费热水、供暖移动卫生间、景区直通车等细节服务,让严寒中的温暖直抵人心。

  柔性政策激活市场:通过旅行社奖补、大学生免票、研学专列等政策,吸引团队游客与年轻群体。例如,与长春市合作的万名大学生研学活动,既带动消费又培育未来客源。

  交通网络升级:乌兰浩特机场跻身百万级空港行列,旅游专列与市区景区直通车的开通,破解了最后一公里难题,助力全域旅游发展。

  三、营销+消费:从网红长红的生态构建

  阿尔山的爆火离不开精准的营销策略与消费场景创新:

  全媒体矩阵造势:联动新华社、央视等中央媒体,邀请吴兰兰、白珺安、草原摩登小姐妹等网络达人,打造阿尔山蓝房子”“留客包等话题,总浏览量超5亿次,形成央媒背书+社交裂变的传播链。

  土特产IP化:野生小黄蘑、果木牛肉干等美食通过源在兴安品牌集中展销,结合温泉街市集、锦绣灯会嘉年华等消费场景,让舌尖上的阿尔山成为游客必打卡体验。

  四季联动布局:冬季冰雪童话与夏季森林秘境形成互补,推动旅游从一季旺全域全季转型,2024年,阿尔山市全年接待游客576.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73.66亿元。游客停留时间由1.6天延长至2.5天,旅游旺季延长近60天。

  四、启示与展望:如何让童话永不落幕?

  阿尔山的成功为中小城市旅游发展提供了范本:

  1. 以文化为核,避免同质化:将地域文化(如那达慕、五畜祈福)转化为可体验、可传播的IP,而非简单复制滑雪+温泉模式。

  2. 以政策为桥,打通产业链:通过奖补政策撬动市场活力,推动旅游+”与康养、体育、研学等产业深度融合。

  3. 以技术为翼,提升智慧化:小程序一键服务、景区直播等数字化手段,需进一步优化以应对客流高峰期的服务压力。

  未来,阿尔山若能在生态保护与开发平衡、淡季客源引流、在地文化深度挖掘上持续发力,这座冰雪童话之城或将成为中国冬季旅游的标杆,让冷资源真正燃起不灭的热火焰(兴安盟融媒体中心 文字/记者 胡日查 李雪 图片/记者 毕力格

编辑:李丹丹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