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兴安盟 > 要闻

年发电2.4亿千瓦时,每年为260个嘎查村集体经济创收20万元以上

  近日,记者从兴安盟农牧局(乡村振兴局)了解到,兴安盟总投资5.96亿元、建设规模达15.06万千瓦的40座村级光伏电站已全面竣工并正式投入运行。这一惠及全盟6个旗县市的绿色能源工程,标志着兴安盟在新能源助力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一步。

  近年来,兴安盟将村级光伏电站项目作为重大民生工程强力推进。国网兴安供电公司开辟了并网接入“绿色通道”,各相关部门打破常规、协同联动,通过倒排工期、挂图作战,以决战姿态抓进度、以底线思维保质量、以惠民实效验成果,确保投产目标如期完成,打造了新能源助力乡村振兴的“兴安样板”。

光伏新能源助力乡村振兴

  据测算,项目建成后年均发电量可达2.4亿千瓦时,按照内蒙古地区0.3035/千瓦时的光伏上网电价计算,预计年收益将突破7000万元。该收益将直接带动15061名监测对象实现稳定增收,同时预计每年为260个嘎查村集体经济创收20万元以上,真正将“阳光资源”转化为“真金白银”。这一“阳光红利”不仅充实了村集体经济的“蓄水池”,更为困难群众筑牢了“幸福根基”。

  2017年起,兴安盟创新实施光伏帮扶工程,通过建设7座集中式电站和34座村级电站,形成了总装机39.57万千瓦、总投资28.36亿元的产业格局。项目每年创造总收益约2亿元,覆盖全盟6个旗县市565个嘎查村,助力壮大集体经济。这一工程不仅开创了“阳光银行”的产业帮扶新模式,更直接带动3.4万户脱贫户实现稳定增收,户均年增收达3000元以上,成为兴安盟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典范工程。

村级光伏电站投入运营

  兴安盟将持续深化“光伏+”产业模式创新,推动绿色能源与生态保护、产业发展、民生改善深度融合,为建设现代化新农村、绘就兴安高质量发展新图景注入澎湃动力。(兴安盟融媒体中心记者    刘也)

编辑:萨其茹拉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